第一卷:默認 第228章 喬氏的為難之處
何況,從周三丫的話中意思看來,她喬家跟鄭家,都是有的賺。
再加上,池魚這邊還有酒樓賣的火爆的新菜式。
從長遠利益來看,她還不至于鼠目寸光,去撿芝麻而丢了西瓜!
心裡快速盤算這些的喬氏還沒說話,一旁的王雲娟就道:
“嬌娘,你若是有所顧忌,不大方便的話,這買賣便由我來做,你看如何?”
縱然喬氏是王雲娟的表妹,但許是因為女兒婚事的緣故,王雲娟對池氏一族的人頗有好感。
眼看這買賣表妹明明可以盈利,卻在想這想那,她忍不住想幫池魚一把。
在她看來,大不了嬌娘就當自己是來池家作坊這邊進貨得了。
橫豎有的賺,想這想那做什麼?
何況,剛才池魚的大嫂,周氏也說了,可以給方子,讓嬌娘在其他地方蓋作坊。
人家要總售賣的兩成,其實也不算過分。
畢竟做這種買賣,方子是關鍵!
否則像他們,有錢沒方子,這買賣也無從下手不是?
嬌娘若真覺得兩成多了,那可以好好商量。
比如,純盈利的兩成,又或是總售賣的一成。
她看池家這對姑嫂,看起來不像是那般不知輕重的人,應該挺好說話的。
這些,分明可以再商量。
嬌娘現在沉默不語,着實不像話!
喬氏可不清楚,表姐心裡對自己的腹诽,聽到她的話,歪着頭想了想,說:
“娟姐,要不你看這樣行不?
我把建州府這一帶的買賣讓給你。我拿着方子,在金陵那邊再開個作坊。
然後在金陵那邊的盈利,我跟娘家要三成盈利,我留半成,許你兩成半如何?”
王雲娟氣笑:“你這丫頭打得一手好算盤。
我跟小魚妹妹合作,然後自己出錢蓋作坊,最後方子拿到手。
然後你拿着我的方子,自己什麼都不用承擔,往你娘家牽個線,就要半成盈利?
你爹娘可是我表姨跟表姨父,自己都認識,何須你牽線?
你若是要這買賣,就好好跟人家周嫂子談。
若是不願意但又舍不得,那就别吱聲,我來即可。
我看你那酒樓的買賣,做的也挺好的。
建州府這邊雖然受災情影響,經營不了,但聽說金陵一帶還是挺不錯的。”
喬氏聽到王雲娟的話,知道她誤會了,當即微微歎息一聲,看向池魚。
“小魚,你這肥皂香皂的買賣,我很心動。
但實話與你說,我現如今手頭的銀錢并不是很多。
娘家那邊,因去年大量購買糧食運送過來,手頭也不算寬裕。
我觀你應該是着急用錢,若是合作的話,我們是可以按照剛才你嫂子說的做。
但是銀錢結算方面,前期至少說前面大半年,你們可能都見不到什麼銀錢。
一是建州府這一帶,就算做出來,大夥兒也知道效果比香胰子好,但買的人有限。
二是金陵那,我娘家大量的銀錢都墊出去買糧食跟藥材了,肥皂香皂這買賣做起來。
所得的銀錢,須得用來做其他。能給你結算銀錢,至少都是臘月後的事。
而且并不能一次性跟你這邊結清,興許得等到明年以後。”
王雲娟聽到這話,皺眉問:“嬌娘,你的酒樓買賣不是挺好的,怎麼會拮據?
還有你娘家那邊,運過來的糧食,全都沒跟你要銀錢?”
大糧商,家底豐厚,不至于那麼點糧食跟藥材,就轉不開才是。
“我年前酒樓的買賣,建州府這一帶受災情影響,東西都是高價來的。
除了安平縣外,安甯縣包括建州府,都是在虧損。
但有金陵還有安平縣的拉拔,總體來說不賠錢,但也沒賺多少。
且所得銀錢,都被我家老鄭用來填補百姓去了。
至于娘家,你知道為了讓老鄭能來這追随方大人,家裡使了不少銀錢。
可以說,我喬家至少散去了三成的家财。
剩下的七成,都墊到糧食跟藥材這邊了。
娟姐,安平縣從十月起受災,老百姓沒買過高價糧,沒人因此餓死,你就該知道,我弄了多少糧食過來。
且你最近應當也有聽說,現在整個建州府,除了安平縣外,其他地方是什麼個情況?
藥材可比糧食貴,我娘家的藥材,有一半是賒欠來的。
所以,若是肥皂香皂盈利了,這銀錢要先用來還債。”
不是她不心動,而是她不想騙池魚。
這邊合作了,那邊遲遲不分銀錢。
她現在将自己的難處講出來,若是雙方能談得攏,那這買賣繼續做下去。
要不成,那她也隻能很遺憾,然後将注意力放在新的菜式上。
王雲娟聽完喬氏的話,有些沉默。
她沒說至于這樣填補嗎的無腦話!
安平縣隻要有腦子,隻要有眼睛的人都該知道,他們縣城在方大人的管理下,有多好。
對比其他地方,他們這裡就是仙境。
他們什麼都不用愁,隻要跟着大人一條心,大人讓怎麼做,他們怎麼做就行。
而其他地方的人,卻想着要怎麼活下去,怎麼往外逃。
等這事平息,嬌娘的相公,肯定要往上走。
銀錢與權勢相比,自然是權勢重要。
哪怕是富甲一方的人,隻要當權者的一句話,就能讓他身陷囹圄,一無所有。
想着這些,她沒再說什麼,而是轉頭看向池魚。
池魚跟姐姐對視一眼,之後由她開口問:
“喬家姐姐,你娘家運過來的糧食,老百姓難道沒花銀子買?
若是花銀子買了,即便你們不賺錢,那多多少少,也得回點本吧?
我聽說,方大人不缺錢,想來他應當也是拿出了不少才是。”
喬氏露出苦笑道:“銀子是回了些,但是我并未送回去。
所得的銀錢,皆被我家老鄭拿走了。
方大人那雖有銀錢,但整個縣城五六萬人,從去年十月開始,受災安置人什麼都要花錢。
那些老百姓的吃喝,禦寒衣物所用的銀錢,都是方大人出錢跟縣城其他商戶買的。
至于我家老鄭拿走的,他說是用來備用。
之前一直沒動,如今我可算明白備用是何意。
今兒一早,他出門之前說接下來一段時日不回來了。
他跟王縣尉要親自帶人,去修外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