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412章 阿牧,我不想!
桌上那些,他也曾吃過,但不是仙人準備的。
不知道仙人賞的,味道會不會格外的美味?
還有,這些算是仙食吧?吃了能增加壽命不?
池魚扛到現在沒睡,已經困得狂打哈欠。
她還不知道秦牧心中所想,而是忍着困意說:
“阿牧,你先把壯壯放床上去,我們把外頭那些東西搬回屋子來。”
不說别的,地上的那堆肉,她得趕緊搬回屋裡。
外頭雖然同樣恒溫二十來度,但那是肉,她需要鎖鮮。
那麼多肉,擱在外頭,萬一壞了,她得心疼死!
這一晚,親眼見到空間變化的秦牧,總有種不真實感。
池魚美美睡了一覺,他卻輾轉反側,有些夜不能寐。
他想得很多,仙人是站在池魚這邊的,是不是意味着,不管做什麼事,都有仙人給兜底?
其實,要是池魚沒那個能力,他不會琢磨這些,隻會想着安平縣的一畝三分地。
但有那能力,有仙人兜底,就難免往多了想。
眼看外頭越來越熱,水越來越少,這洞府外頭那條河看起來始終不變。
他就想知道,在大量用水後,水位是否會下降?
甚至還想着,等府試過後,立即帶池魚回去。
然後找個要幹枯的井試試。
之後又覺得井太小,就算灌滿,估計外頭那條河也看不出什麼來。
所以就想,往護城河注水。
先試試,讓護城河的水位上漲一成看看。
如果裡頭的水位下降後,能繼續漲回來,那他們就可以放心大膽用那些水。
倘若用多少,少多少,那接下來用水,得緊着些了。
畢竟,不可恢複的東西,誰也不知道這極熱幹旱又要持續多久!
想得多的秦牧,也知道,一旦護城河的水位上漲,勢必要驚動方士忠。
所以,在吃過早膳出去後,立即奮筆疾書。
池魚賣果子換糧食這事,需得告訴方士忠。
另外就是,如果這洞府的地越來越多,需要的勞力也越多的話,得跟池魚商量一下,是否也告訴對方。
方士忠是上位者,關于池魚身上的特殊,他肯定能猜得到。
與其勞力不足,擱在那浪費。
倒不如如實告知,也好給對方吃個定心丸,然後可以放心大膽去做他想做的事。
在這一刻的秦牧看來,左右洞府再過兩年,仙人就要收回去。
在這之前,應該作用在老百姓身上才是!
池魚需要行善功德,而身為皇子兼未來皇上的方士忠,可以幫她。
可以說,這是互利互惠!
他自己雖說有點能力,但比起作為皇子的方士忠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
池魚若是有他的庇佑,日後做點什麼,也無需再遮遮掩掩!
考慮到這些的秦牧,并未在寫好後,第一時間寄出去。
而是等中午吃過飯,跟池魚商議此事。
“小魚,現在整個大褚國的情勢都不好,至少比我之前預料的嚴重。
我想你身上的特殊,方大人應該也能猜出一二來。
我琢磨,你這洞府,再過兩年就要被收回去。
每次做了善事,就能促進地裡作物的生長,甚至還能擴大地。
光靠咱們這些人,根本忙不過來。
我想,讓方大人親眼看看,你這洞府的變化。
然後讓他叫人進來耕種什麼的。
方家軍,為他所用。
那些将士忠君,不會背叛他,也不會背叛你的。”
池魚萬萬沒到,秦牧會由此提議。
她不想,也怕死。
哪怕之前跟秦牧說,想去一趟外面積功德,但也沒想過暴露自己。
即便方士忠看起來,将會是個明君,她不願意就是不願意。
所以,她拒絕了。
說她自私也好,膽小也罷,能收留方一他們,已是破例。
“阿牧,我不想!
猶如你先前說的,能守好護好我池氏一族的人就行。
幫助天下百姓,将他們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那是上位者的事。
地種不完,我不種或慢點種就行。
我不想去冒那個險。
都說伴君如伴虎,方大人現在是看起來可以,但将來可就不一定了。
回頭仙人将洞府收走了,他非得覺得沒有,隻是我不讓他們進去呢?
到時候拿我的族人跟子嗣做威脅呢?
那我上哪去給他變一個出來?”
秦牧是将士,講究的是忠誠。
身為臣子,身為方士忠的伴讀兼護衛。
之所以會說告訴方士忠這事,是因他沒考慮過,對方會不相信洞府被收回去這事。
此時聞言,他仔細想了下,覺得也有可能。
畢竟,君心難測這四個字,可不是說虛的。
故而聽到這話,也沒猶豫,而是說:
“你考慮的不無道理,那就不告訴他。
不過如此的話,我得好好琢磨琢磨,該怎麼對外解釋,那些枇杷跟楊梅的由來。”
池魚看他沒再勸說自己,心底稍稍松了口氣。
說實話,她有些怕秦牧腦子一根筋,在看到空間的各種變化後,選擇站在所謂的大義那邊。
如若真那樣,那她得重新考慮一下,兩人的關系。
所幸,沒有!!!
“阿牧,我突然想起一件事。
就是等過幾天方大人收到你的信,洞府裡的東西,應該會秒熟。
又或者是快速縮短時間。
我在想,那些果樹,如果提早摘了,會不會再結一次果?
要不要試試?
再有就是,如果秒熟的話,那是不是意味着,那些榛子,橘子、桃子之類的全都熟了?
哪怕隻是縮短時間,想來桃子到時候也該熟了。
那些,回頭也一起賣?
其實桃子還好說,就是橘子、柿子跟榛子,那是秋冬才熟的,又該怎麼解釋?
可要是不賣,我們自己吃的話,怪可惜的!”
池魚甚至在想,要是賣了換成糧食捐出去的話,裡頭再次縮短時間。
那這期間,她是不是該留些果核種下去?
而筍鞭,是不是不是長筍,而是變成竹子?
秦牧還當是什麼事,聞言回道:
“水稻小麥等物,你是收了,犁地,重新種的。
所以,幾次都可以。
果樹不比那些,它們是一年一熟。
你又不可能熟了後,把樹刨了重新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