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199章 被迫長大
王巧芽的腦子,反應有些遲鈍。
自從地動開始,家裡發生的那些事,叫她完全沒心思去考慮這些。
池魚的話,讓她有些發愣。
“巧芽,你是長媳,按理來說,日後是要跟公爹婆母一起生活的。
但現在情況特殊,你弟弟妹妹們還小。
你需仔細琢磨,是跟公爹他們一起生活,還是帶着弟弟妹妹一起。
這事,你需要想好,然後跟阿慶商量,聽聽他的意見。
再有就是,如果你要帶着弟弟妹妹一起生活,那是在池家坳蓋房,還是回王灣裡。
回王灣裡的話,阿慶肯定也要跟過去的。
然後你就得考慮,他的想法。
畢竟這前提,是要先分家。
還有,在王灣裡,你又帶着弟弟妹妹,阿慶難免會被人誤會為上門女婿。”
随着池魚的述說,王巧芽的腦子已經逐漸平靜,也開始認真想這些。
但反應還是有些遲鈍的她,自己想不出所以然,幹脆就問:
“小姑,如果你是我,你會怎麼做?
我現在腦子有些亂,根本想不了這些事,也不知道要怎樣才是對的。
但有一點我清楚,爹娘已經沒了,家寶雖然十三,但算起來也才十二歲半,隻能算半大小子。
桃兒也隻是個十來歲的姑娘,家旺就更不用說了。
我要是不管他們,他們肯定吃了上頓沒下頓,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
所以,如果讓弟弟妹妹跟她一起生活,會讓婆家很為難的話,她願意離開婆家。
至于之前婆家因為成親而産生的花銷,隻能等她弟弟妹妹長大了,再想辦法賺了還。
她不想讓婆家人為難,也不想讓阿慶哥被她拖累。
畢竟這世道要養大幾個孩子,是真的不容易!
這種事,按理來說,池魚是少摻和為妙。
但她不想好好的家,就這樣散了。
故而說道:“巧芽,眼下的困難隻是一時的。
我知道親人的去世,讓你很痛苦,覺得都是自己害得。
但這其實,本就跟你沒太大的關系。
我記得有人說過,佛說:人的命,皆是天注定。
意思就是他們命該如此,這是上天早已注定的事。”
說到這,池魚幽幽歎息一聲,看她有認真在聽,就繼續說:
“人們都說死者為大,但巧芽你需懂得,在生存面前,死人得給活人讓路。
眼下你爹娘他們都已經沒了,你就算帶着弟弟妹妹哭死,也沒用。
你現在要想的,是怎麼安排後事,怎麼讓弟弟妹妹們平安長大。
雖然你不是他們的父母,按理也可以不管他們。
但你是長姐,長姐也如母。
你的弟弟妹妹都不錯,好好将他們養大,我相信他們也懂感恩的。
家旺是個聰慧的孩子,過個三五年,十六七八,就能把這個家扛起來,屆時你就輕松了。
至于生孩子的事,你可以跟阿慶商量下。
你和阿慶都還年輕,不着急的。
三五年,你頂多也就二十。在我來看,這時候生子剛剛好。”
王巧芽随着池魚說的這些,内心已經逐漸打消了,離開婆家的念頭。
她在猶豫過後,回頭看了眼,已經不哭,但正努力睜大眼睛,看過來的弟弟妹妹們,說:
“小姑,如果晚那麼久生孩子,爹娘會不會不高興?
還有,我跟阿慶哥這個時候提分家的話,爹娘他們會同意嗎?
我想養大弟弟妹妹,但不能讓婆家人幫我一起養……”
她的話剛說到這,家寶就走過來,說:
“大姐,我已經長大了,是這個家的長子。爹娘沒了,我會扛起這個家的。
你跟姐夫好好過日子,我們不用你管。”
王巧芽一聽,急了。她正想說什麼,就聽眼睛同樣腫的隻剩下一條縫的春桃繼續說:
“大姐,剛才小魚姑姑的話,我也聽到了。
你婆家人不錯,我們不想叫你為難。
我知道你不放心,我跟大哥還有家旺他們,但我是這樣想的。
爹娘沒辦法正常下葬,這事先擱着,等哪天可以下山了,我們回王灣裡給他們立個衣冠冢。
那邊的房子不重新蓋了,就算要蓋,也等到我們長大以後再說。
眼下你不放心我們,那我們就在池家坳蓋房子,哪怕兩間茅草屋也可以的。
都在一個村裡,你想見我們,随時都能見到。
我和大哥他們都有手有腳,就算挖野菜吃,也餓不死的。
實在不行,姐你再接濟下就成,不用把我們當做不知事的孩子來養。”
王巧芽聽到這話,又開始落淚,是為了被迫長大的弟弟妹妹流的。
她心裡堵得慌,但也知道目前這樣最好。
讓她放心的同時,弟弟妹妹也沒有寄人籬下的感覺。
池魚看他們姐弟已經在商量這個了,精神也一掃之前的萎靡,這才起身說:
“巧芽,你們如果決定現在不辦後事,那記得頭七的時候,去裂縫那邊燒點紙。
不過那邊族長以防有人掉下去,已經命人用木頭架起來了。
你們去之前,得跟族長說一聲。”
“好,小姑謝謝你!”
池魚沒再說話,直接出了王家油布棚。
她出來的時候,就見池慶站在不遠處。
“小姑!”
池慶剛才回去,他娘跟他說了,小姑其實是去勸巧芽的事。
所以這會兒,他的目光中帶着忐忑。
在渴望聽到好消息的同時,又害怕依舊沒什麼效果。
池魚理解他的心情,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放心吧,巧芽已經不哭了。
還有,他們姐弟也商量好,接下來該怎麼做。”
說完這話,池魚直接往回走。
原本她想去給沈昭辰他們送點東西的,但一想自己兩手空空,也不好突然變出一籃東西來。
何況,這種事,讓阿康或者大哥大嫂他們來做比較好。
前者是族長的繼承人,後者則是之前下山去請他們的人。
不管誰去,都比她名正言順些。
池魚回家的時候,剛好看到池登拎着個用布蓋好大籃子出門。
在門口碰見她的時候,還有些詫異。
“小姑,你咋回來了?那娘讓我把這個給你送去,說給沈夫子他們的。”
他說着,把籃子往上提了提。
“給阿康送去吧!他是未來的族長,讓他代表村裡,慰問沈夫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