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334章 很是稀罕地摸了又摸
“阿光阿立,來,這是嬸兒給你們的見面禮。
自己收好,晚點見到娘,要遞給她收好,知道嗎?”
阿立低頭看着手中的荷包,之後看了看哥哥,又看了看小表叔,最後歪着頭在那不知道想什麼。
等看見哥哥把荷包裝在胸前裝零嘴的兜兜裡後,才略帶不解問道:“六嬸,我二嬸嬸肚子裡的弟弟沒有嗎?”
老池家八個堂兄弟,大房的池野、池登排一二,二房的池慶排第三,三房的池木排第四。
二房的雙胞胎池平跟池康,排第五第六,三房的池林第七,池森第八。
鐘玉鳳在要嫁池康的時候,就已經了解過順序。
這會兒被喊六嬸,也沒茫然。
不過,她還不知道柳梅懷有身孕。
此刻聞言,想到自己若是送了壯壯跟阿光阿立東西,那理應也該給柳梅腹中的孩子一份。
左右她給阿光阿立的是銀豆子,她也不差那點東西,故而就見她伸手摸了摸她阿立的頭。
“好,六嬸知道了,謝謝阿立的告訴。
不過六嬸現在要回去給你二嬸的娃兒準備禮物,阿光阿立在這看好壯壯表叔,知道嗎?”
“好!”
有了兩個孩子的回答,鐘玉鳳匆匆出去了。
她剛到大門,她娘的聲音,就從身後傳來。
“小鳳,你這是要去哪?”
鐘玉鳳回頭,見她娘站在屋檐下,就快步走到她身邊,低聲說:
“娘,阿康哥說,你趕時間回去,我們這邊大夥兒也忙。
眼下也不必按那些繁瑣的規矩,新婦的改口茶,非得等到明天早上。
他說,一會兒宴席之前,就先給長輩們敬茶。
我過來的時候,幾個小的,就給壯壯跟阿光阿立都準備了東西。
給壯壯的,是我小時候外祖母給我戴的那塊涼玉。
阿光阿立的是銀豆子,每個人十粒。
不過剛才我聽阿立說,大伯娘家的二嫂懷孕了。
我想着我若是不知道就算了,既然已知曉,那就别偏頗。
我聽聞,懷有身孕的人,容易多想。
左右幾粒銀豆子的事,我想回去拿。
晚點認親的時候,順帶給她,省的她多想,回頭心裡不痛快!”
王雲娟還當是什麼事,一聽是為銀豆子,當即回道:
“銀豆子娘那還有得剩,你不用回去拿。
現在外頭熱,你跑一趟,這一來一回,要耽擱不少時間不說,人也會熱得受不了。
走,跟娘回屋,娘給你拿去!”
鐘玉鳳的東西,都是她娘給她的。
她當然知道自己娘這邊有。
隻是她覺得自己既然已經出嫁,娘又給了那麼多銀子當壓箱底的錢。
今天還是成親的第一天,她又怎好為了幾粒銀豆子,特意去找她娘要?
不過她娘既然已經開口了,那她也沒必要因為自己的出嫁,就變得生疏。
故而聽到這話,就立即挽上她娘的手,跟着回了她一個時辰前才出嫁的房間。
鐘玉鳳剛進她娘的房間,沈葉君跟池木過來了。
作為新婦的她,同樣也是進了正房。
她進去的時候,看到阿光阿立在陪壯壯玩。
等她在炕邊坐下後,就看到壯壯脖子上戴着一塊晶瑩剔透的玉佩。
隻需一眼,她就認定,這應當是鐘玉鳳給的。
等她看到阿光和阿立手中還捏着荷包時,便問:
“阿光阿立,你們的東西,是六嬸給的嗎?”
阿光和阿立與沈葉君相對要熟悉一些。
雖然都在一個村,也沒什麼接觸,但是至少見過。
兩人好奇地看着她,隻是點點頭,沒說話。
沈葉君又指着壯壯脖子上的問:“這個,也是六嬸給的嗎?”
兩個小家夥再次點頭。
自己的猜測得到驗證,心态已然變不少的她,當即拿過自己帶來的包袱。
她已經決定了,接下來一定要把小姑當做大東家,鐘玉鳳當做小東家來對待。
大東家,能讓她跟池木過上好日子,子嗣日後有所依仗。
小東家能讓她現階段遇到什麼難事時,給予援助。
對于東家,她不能有任何心思,隻要與她們處好關系即可!
故而她打開包袱後,從中拿出給幾個小孩的東西。
原本她打算一會兒認親的時候給,但既然鐘玉鳳給了,那她也先給好了。
省的衆目睽睽之下,她給幾個孩子的東西不一樣的質地,要被說嘴。
畢竟絲綢跟粗棉,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這麼想着,她将兩個有點褶皺,但又一模一樣的圍兜,用力抖了抖。
“阿光阿立,你們現在自己吃飯了,這圍兜是四嬸做的。
這樣你們吃飯的時候,就不容易弄髒衣服,你們娘也不用總要給你們洗衣裳。
來,戴戴看,喜不喜歡?”
她說着,把圍兜系到阿立的脖子上。
她這圍兜跟現代小孩吃飯的并不一樣,沒有裝飯菜殘渣的兜兜,而是一件薄罩衣罷了。
她給兩個孩子戴好後,柔聲問:“阿光阿立喜歡嗎?”
兩個孩子還小,對東西的價值沒概念,隻要有東西收都喜歡。
他們覺得這是自己的新衣服,也曉得家裡并不能給他們置辦新衣。
故而在戴好後,很是珍惜地伸手摸了又摸。
“很漂亮,很喜歡,謝謝四嬸。”
小家夥異口同聲後,又繼續稀罕地摸着衣服。
等稀罕地差不多後,依舊由阿立開口。
“四嬸,我二嬸嬸肚子裡的弟弟,沒有嗎?”
沈葉君聽到這話愣了下,也才反應過來,為何鐘玉鳳不在這。
剛才莫不是這兩個娃兒,也是這麼問的?
想歸這麼想,但她家條件有限,她就做了這麼些東西。
現在就算讓她變,也不可能再變出一件來。
好在她腦子靈活,不過是眨眼工夫,就想到該怎麼回答。
“阿光阿立,你二嬸嬸肚子裡的娃兒還沒出生呢。
四嬸就算做了,他也沒辦法用。然後放着放着,還會放舊放壞。
所以四嬸準備,等他出生了,到可以自己吃飯的時候,也給他做一件跟你們一樣的。”
兩個孩子一聽二嬸家的弟弟也有,隻是要等他出生長大,就了然地點頭,沒再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