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265章 老池家是分家不分戶
“池木,我想問,如果我嫁給你的話,你家能拿出多少聘禮來?
當然,這聘禮,我可不可以不要往常那些銀子,布匹和糕點首飾之類的。
我隻要糧食和可以儲水的大壇子。
再有就是,我想将這些聘禮,都留在娘家。
另外,我的嫁妝當中,沒有你們家送的任何東西。
有的隻有兄長贈送的,帶有他注解的書籍,以及一些我自己做的繡件。”
池木還以為是什麼事,一聽她問嫁妝的目的,是想把這些留在娘家,便覺得理所當然。
池家坳兒郎的媳婦,哪個不是給的“聘禮”就是賣身錢的?
沈葉君的情況,比較特殊,加上她說嫁妝是書籍,那可比什麼都要珍貴。
他家的糧食是不多,但省着點吃,撐三年沒問題。
小姑這次又帶回一些糧食,大不了讓娘拿本該給的聘禮銀子,跟小姑買。
如此想着,他果斷點頭:“嗯,這個我就可以做主。
你的聘禮可以換成糧食,也可以留在家裡。
隻是眼下的情景這樣,你家要多少糧食,這個得在提親下聘前,你爹娘跟我爹娘自己商量。”
聽到池木同意,說實話,沈葉君是打從心眼裡松口氣。
“那就行!接下來還有就是,以後年景好了,咱日子寬裕後,我希望你能繼續念書。
要是能考過功名,哪怕隻是個秀才,也可以。
當然,我并非強迫你,非得叫你考個秀才不可。
這個得建立在你的意願上。
另外就是,你家裡三個兄弟,我不知道以後的妯娌會是什麼性格。
我隻清楚,家裡人多,矛盾就多。
我不會馬上提出分家,但希望等你父母過四十五後,家裡能夠分開,各自當家做主。
畢竟到那時,兒女都十多歲了。再過幾年,我們也是當爺奶的人。”
池木有些猶豫,沈葉君前面提的,嫁妝,陪嫁的事,他都可以做主。
就是這以後分家的事,他沒辦法答應。
父母在,不分家。
他爹娘跟大伯二伯他們分家,那也是在他爺奶沒了以後的事。
作為長子,他不能有這個想法,且也開不了這個口。
當然,他也沒藏着掖着,直接公開說:“分家的事,我沒辦法答應你。
我池家坳的人,都是父母在,不分家的。”
沈葉君當然知道,會沒那麼容易,故而她又說:“我說的分家,是指分家不分戶。
畢竟日後子女大了,很多事還是要我們自己當家做主的。
再有我大哥說,池森讀書有天分,日後他肯定要往高處走。
以後他做舉人,做官,總不可能留在這池家坳或者安平縣。
當然,我們也不可能跟在他身後的。
畢竟兄嫂和侄兒,不是妻兒,總歸親疏有别。
我們也不能看他們出息了,就去攀着他。
所以,分家不分戶,大家各過各的,但戶籍都在一起。
如此,大家都省事,或許還能跟着沾點光,免賦稅徭役什麼的。”
池木沒想過這些,聽沈葉君這麼一說,仔細想想,突然覺得好像有些道理。
想歸這麼想,但這一刻的池木,并未腦子一熱,就應了下來。
而是說:“沈姑娘,我家現在跟大伯還有二伯一家,一直都沒真正分開過。
也就是你嘴裡說的,分家不分戶。
這樣服徭役什麼的,我們三家人隻要去一個就好。
你說的那些,我得好好考慮考慮。
對了,除了這些外,你還有别的要求嗎?”
沈葉君萬萬沒想到,老池家三房人,實則等于沒分家。
聞言她搖頭:“暫時沒了。不過我大哥五月底六月初要去府城趕考。
到時候家裡就我爹娘和嫂子,可以的話,我希望咱們家,能照看着我娘家。”
池木颔首:“這是應該的,你不說,不僅是我家,便是族裡的其他人,都會這麼做的。
至于你大哥去趕考的事,族裡還另外有安排。”
在兩人說話間,隐隐的,聽到村裡傳來銅鈴聲。
池木再次問:“還有其他要求嗎?”
沈葉君搖搖頭:“沒了!”
“那行,我們回去吧。
族長召集族人,想來是準備跟大家說,小姑帶回來的這些消息。
至于你說的那些,我過兩天再給你答複成不?”
池木覺得,等回去後,還是先問問小姑。
關于沈葉君提出的,在爹娘四十五後分家的事,能不能同意。
要是小姑覺得可以,那這門親事就能繼續。
倘若不行,那就算了。
縱然心裡喜歡,他也不想為了一個還不是自己媳婦的姑娘,最後讓将自己辛苦養大的爹娘傷心。
一旁的沈葉君,也需要時間來想想,她嫁不嫁,還有怎麼處理以後夫家的那些親戚關系。
聽到池木說過兩天給答複,便下意識點了點頭。
已經談完話的他們,為了避嫌,再次選擇一前一後離開。
池木是等沈葉君離開後一刻鐘,再回去的。
路過村口祠堂門前時,眼尖的他,看見了站在族長身邊的小姑。
也不知道小姑說了什麼,就見本應該情緒很低落的族人們,突然歡呼出聲。
他想擠進去,但一想晚點回家都會知道,便沒往那邊湊。
等到晚上吃飯,他才聽二伯娘問:“小魚,你之前說的話,都當真?
你弄出一種可以代替糯米漿的粘合物,可以用來蓋石頭屋?”
池魚夾了一筷子土豆子,點頭:“對,之前有段時間,我讓大哥找草木灰的事,你們應該都有印象。
那會兒是我在做研究,後來成功了,我去縣城的時候,将此方子透過縣令,送給了朝廷。
所以才有方縣令答應我,讓我們池氏一族的人,今年可以用銀子抵扣服徭役。
不然現在縣城急缺勞動力,這又是修城,又是牆修路的,方縣令怎麼可能會松口?”
池魚的話,叫正在吃飯的老池家人沉默。
他們是平民百姓,沒權沒勢的,好方子,可以賺大錢的買賣,就因為沒能力護住,隻能拱手讓出去。
還有,以現在池家坳有限的條件來看,就算知道,有可以代替糯米漿的東西又如何?
之前地動時,村裡大夥兒的房子,在倒塌過後,石頭都成了碎石。
想要重新蓋個石頭屋,還得去石山那邊采石。
這采石,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