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417章 周姐姐好福氣
她說到這,望着裡頭的婦人說:
“劉夫人若是想買,得早點下手。
這果子,是賣家花高價從海外商人那買的。
他想用此換糧食,再捐給武甯府受災的老百姓。
為得是,給子孫後代積德。
眼下這些,全權交給府衙那邊了。
屆時,知府夫人會給大夥兒下帖。
此等好物,數量有限。稍一猶豫,或許就已經賣光。”
随着喬氏這話一落,原本聽到走廊傳來動靜,而打開一條縫的其他兩間廂房,默默關上門。
能上這些雅間的,都是府城富戶出身的人。
在這裡消費,銀錢數目不能低于二十兩。
他們不缺錢,或許也不缺糧。
若是當真稀罕那果子,聽到這些,到時必定會去赴宴買的。
喬氏說完這些,就跟着池魚下樓。
還未等她們趕着馬車到郭富家,遠遠就見那邊房門是敞開的。
門外停了十來輛馬車,有人正不斷地往上搬一筐筐東西。
池魚等馬車停下,就說:“喬家姐姐,我先幫忙,你稍後過來。”
“好!”
本就在離家不遠處,沒一會兒,池魚就進去了。
空間裡大夥兒又摘了不少葡萄,她找機會放出來即可。
蘇夫人也來了,等到最後一筐葡萄被擡上車,她讓貼身嬷嬷親自護送那些果子回去。
自己,則是留了下來。
此刻她看了看池魚跟秦牧,最後卻拉着池巧的手,語氣難掩親切說道:
“周姐姐好福氣,才嫁到有福氣的池家,有個池小娘子這般大義的小姑子。”
池巧沒想到,蘇夫人會拉着她的手這麼說,甚至還精準的喊出她的姓氏。
她想,這夫人,應該沒少聽蘇大人叨叨。
而蘇大人,作為知府,治下的安平縣如何,肯定心裡有數。
她妹妹貢獻出來的東西,引起上頭的注意,他們家連帶被查清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故而聞言,狀似感慨道:“是啊,我也很慶幸,有小魚這樣的小姑子。
她不僅大義,還很孝順。現在我跟她幾個哥哥嫂嫂,都是她在養。
為了不給阿牧添加負擔,就努力想法子賺錢。
為了幫助族人建宅子,又想辦法弄出草木灰水泥。”
蘇夫人不僅沒反駁,很笑着附和:
“我也聽我家大人說,池小娘子腦子活泛。
聽秦大人說,此次購買果子的銀錢,是池小娘子想法子賺來的。
也聽他說,是池小娘子聽聞外頭老百姓的不易後,想幫忙又怕買不到糧食,給想的主意。
說來,我這個知府夫人,還不如她。
對了,我聽聞池小娘子手巧,還從海外商人那買了不知名的種子,最後種出來了。
上次我家大人說,那土豆跟紅薯,若是能夠在咱們大褚國推開來,那便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池巧再次笑着回道:“小魚還小,不值得夫人如此誇贊。
說來,這孩子小小年紀就沒了爹娘,是我跟她二嫂三嫂,當做女兒,一點點養大的。
她許是怕這天災,導緻那些孩子,小小年紀也沒了父母,便想盡辦法幫他們。”
她話剛說到這,蘇夫人又拍了拍她的手,說:“是你們教得好!”
池巧再次“謙虛”回道:
“是這孩子本就心善,我們都不識字,也不懂大道理。
山裡的孩子,能吃飽穿暖就不錯了,我們也隻是盡量不委屈她。
夫人方才說,土豆跟紅薯推廣開,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不知那玉米,為何沒被推廣開?
若非之前從我們安平縣縣丞夫人那得到一些,之後又想辦法種出來,還不知那也是高産作物。”
蘇夫人聽到這話,不知想到什麼,沉默了下後,直接轉移話題。
“要說利國利民,我大褚國開國至今,池小娘子乃第一人。
她種出來的紅薯土豆,還有那個可以加固城牆的草木灰水泥,都不是常人能想出做出的東西。
周姐姐好福氣,好生令人羨慕。
你們放心,那些果子交給我,定然不會叫你們失望的。
别的我幫不了,出點力氣,動動嘴皮子的事,還是可以的。”
說到這,她特意停頓了下,又掃了一眼正跟秦牧說話的池魚,之後繼續道:
“周姐姐,我過來之前,跟我家大人商議過。
像現在這樣大的果子,實屬稀罕,更别說那甜味。
這些東西,便是送到京城當貢品,都使得。
隻是池小娘子,想用此換糧食,才拿會對外叫賣。
我也不想按斤論兩賣,打算果子一律按個頭來。
比較小的,像楊梅,一個需得五斤糧食。
個頭稍微大一些的,柿子跟梨,一個得十斤起步。
而那葡萄,則是論串賣,一串二十斤糧食。
回頭我這邊統計好,什麼果子具體什麼數目,會命人送過來,讓你們過目的。
屆時宴請時,你們若是得空,可過來看看。”
說完這話,她居然從袖兜中掏出一張帖子,遞給池巧。
池巧接過帖子,看她要走,就出聲留人。
“這會兒太陽還大,蘇夫人若是不介意留在這裡吃個便飯,也好嘗嘗我的手藝?”
蘇夫人搖頭:“不了,聽我家大人說,秦大人想走科舉考下功名,今晚要準備排隊進貢院。
咱們往後多的是時間,回頭得空我再過來。
到時定然親自嘗嘗,周姐姐你的手藝!”
說完這話,她說了句告辭,之後又揚聲跟池魚說了一句,便轉身離開。
其實她不太能了解,秦牧這般舉動是為何?
他在軍中都已是五品的千戶,又何必那般執着一個小小的秀才功名?
雖說他眼下對外是庶民身份,但那千戶的官職又不會因此沒了。
池魚是聰慧,但之前已經和離,前面那個隻是個小小的秀才,何須去介懷?
罷了,考就考吧,至少能證明,他文武雙全不是?
池魚不知蘇夫人滿心疑惑地走了,她等人走遠,才上前關門。
池巧等大門關上,立即看向秦牧:
“阿牧,你也累了兩天,明天還要科考,先躺會兒。”
話落,看向池魚:“小魚跟我去做飯,晚上做些清淡的。
稍後将阿牧的考籃再檢查一次,尤其是筆墨紙硯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