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279章 不想被遣送回去
許是看到火已滅,沒回去而是就在山腳下休息的池東一,不知何時也上來了。
他到的時候,就見一個陌生的婦人,被人打了一頓,之後渾身血淋淋地驅離出人群。
看到這,他有些不解,但也沒問是咋回事。
在場的人,即便年齡再小,都知道,那婦人必死無疑。
北山的猛獸多,那婦人受了傷,血腥味會引來那些東西。
加上她被驅離的時候,是往深山趕的。
沒人覺得她可憐,畢竟她在焚燒亡夫屍體的時候,就該考慮到,這環境是否允許。
若是沒有大夥兒齊心協力将山火撲滅,最終引發的結果,又會是如何?
等到那婦人被人趕遠到看不見人影後,池東一的視線,在池家坳人當中快速掃了一眼。
見衆人都沒受傷,這才松口氣。
池東一這個族長可不是白當的,加上宋重錦也有幾分眼力勁。
他看出這老頭的不同,就曉得是這些人當中的話事人。
當即就見他朝前走一步,之後站定拱手道:“想來這位不是這裡的村長,便是族長。
鄙人名喚宋重錦,此次帶着大夥兒一路從武甯府逃難到這,給你們帶來麻煩,實在抱歉。”
池東一沒自我介紹的打算,他往後退一步,問:
“我聽說你們武甯府的人都染了瘟疫,你們當中可有人……”
都不等他說完,宋重錦趕忙回道:
“沒有,我們這些活下來的人,都沒過病氣,身體很是健康。”
池東一就算不想與他有過多接觸,但還是如實說:
“前些時日朝廷下令,各地若是有發現武甯府的人,一應遣回原籍。
你們這麼多人過來,想必是不願回去的。
眼下你們是打算下山,找我們方大人,還是有什麼打算?”
宋重錦這些人逃離的比較早。
他們走的時候,朝廷隻是下令他們不準離開武甯府境内,但沒說,道其他地方的人,要遣送回去。
原本進入到這裡,看到人,還滿懷希望的他們,在聽到這話後,一個個面色煞白。
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武甯府的情況有多糟糕。
他們不想回去,更不想死。
如果從這裡下山,去縣城的話,最終的結果,就是被遣送回去。
那他們甯願留在這山裡生活!
他們有那麼多人,身上也是帶着些細軟的。
可以和這個村落的人買些衣食。
隻要這個村落的人不告發,他們可以在這活下去。
等回頭過個一年半載,确定家裡那邊無事後,再回去也不遲。
想着這些,宋重錦一個見官都不用下跪的秀才,當衆朝池東一跪下。
其他流民見狀,紛紛改坐為跪。
八百多人跪了一地,這場面還是很讓人震撼的。
池東一見狀,都不知道該往哪躲,氣得他質問宋重錦:
“說話就好好說話,這下跪算怎麼回事?”
都說男兒膝下有黃金,他能理解他們想活下去的心思,但跪他,是威脅之意?
想着這些,池東一的臉色越來越難看,而在場的池家坳兒郎,也顧不上休息,一手一個,将人拉起來。
宋重錦看向池東一說:“老人家,鄙人沒有為難你之意,隻想看懇請你,當做沒看見過我們可行?
我們也不下山,就在這裡生活。
這片燒了的地方,我們就住在這,也盡量不給你們帶去麻煩。
再有就是,燒了的這片地,我知道毀了樹,是損害了你們的利益,這個我們會用銀子賠。
隻求你,當做沒看見過我們,不要往縣城裡報。
我保證,我們都沒有病,不會傳染給你們的。
但凡今日你們回去,村裡有人染上了,我們要殺要剮,或者被遣送回去,悉聽尊便!”
宋重錦說着,都不等池東一有所反應,就開始朝衆人要錢。
燒了這北山,他們不想被送回去,大家各自掏點錢,就當在這買地住下了。
當然,這地也并非屬于他們,但這銀子必須要出。
他們就算嘴裡說着再不麻煩人家,但總會有麻煩的地方。
不說其他,便是那鹽,就得托人家買。
他們可以十天半個月不吃鹽,但不能一直不吃!
在武甯府這些人湊錢的時候,池東一也被為難住了。
他真的不想跟這些人有任何接觸,他們就算說得再好聽,他也是不放心的。
但是,這些可都是人命,看過去烏泱泱一片,人口至少得六百往上。
若是讓人下山,跟衙門那邊說了,這些人最終都會被送回去。
這些人若是都沒得病,一旦回去,真的就是死路一條!
池東一想找人商量,可現在這樣,他們也不好在這商量。
若是就這樣離開,也不是個辦法。
就在他左右為難時,原本撲在姐姐懷裡啜泣的池魚,腦子也逐漸冷靜了下來。
沒了應激反應,火也撲滅了。
有姐姐在,覺得安心的她,這會兒隻想進空間去看看兒子。
壯壯這小家夥,在空間裡待了好幾個小時,這會兒怕是已經餓狠。
想着這些,她擦幹淚水,朝池東一說道:
“族長伯伯,這事咱們先不忙答應,得大夥兒商量下再說。”
話落,她頂着一雙通紅的眼睛,看向宋重錦:
“這位大哥,這事不是族長伯伯一個人不經商量,就能答應的。
你們的難處,我們也看得見。
現在天氣轉暖,這兩天你們可以在這先休息,容我們商議後再告知結果。
你放心,隻要你能将這些人管好,我們也不是那等冷血之人。”
池魚之所以這麼說,是想到了空間。
外面那些地需要功德來升級。
而救這些流民,也算功德之一。
這可是大幾百人,她準備回去後,馬上将那已經有小芽出現的土豆切塊。
然後趕緊讓哥哥他們把地開出來種下去。
之後再讓族長同意,她看看空間這些東西是否有變化。
哪怕隻是加速生長,而不是秒熟也行。
耐旱的土豆越多,到時候就能救越多的人。
當然,她也能根據這些,賺到越多的錢。
加上她的第六感告訴她,這些流民并非大惡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