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348章 從三房出嫁
“我們牧哥,這次縣試是第一名。
并且,這事方大人沒插手,閱卷的是其他縣城的教谕跟學正。”
他家牧哥就是厲害,堂堂一個武官改成科舉,居然縣試就第一了。
按這樣下去,那接下來的府試跟院試,絕不是問題。
秀才,已然是鐵闆釘釘的事。
齊家村那個齊明宇,一個連縣試都隻能在中上的人,又算得了什麼?
一個個都說,他這次參加秋闱,肯定能中舉。
可在他看來,齊明宇那個心思不正的軟腳蝦,要是能考上,估計太陽要打從西邊出來。
池魚等人都不知道沈铠心裡在吐槽齊明宇,這會兒聽他說秦牧縣試第一,便開心不已。
尤其是陳小麥。
她對科舉不了解,不知道第一名意味着什麼。
她隻清楚,秦牧比齊明宇厲害。
這不,就見她笑眯眯看向池魚道:
“小魚,秦牧考上第一名這是大事,得慶祝。
今晚這餃子,有些單調,要不咱們再添些别的?
都說餃子就酒,越吃越有。
我們拿點酒出來,再炒點溪螺,然後涼拌個什麼菜。
讓秦牧跟你大哥他們,陪方大人吃點。”
池魚低頭看了眼還有很多沒包完的餃子,轉而看向姐姐。
見她點頭,便道:“那行,溪螺在房裡,我去西山那邊喊人。
晚點路過大嫂你家,我讓阿野媳婦過來幫忙包餃子。”
“行,去吧,路上小心點。”
“好!”
池魚應了一聲,之後出了廚房往正房走。
等進房後,她從空間拿出準備明天用來炒的溪螺。
這邊她剛出房門,就見姐姐過來拎螺。
池巧忙走到她身邊,低聲說:“小魚,已經傍晚了,你去的時候,看看阿野在哪。
你讓阿野跟你去,然後帶個背簍。
等回來的時候,記得拿出幾隻鴨子出來,回頭就養在我家。
你明日就要成親了,今晚就别歇在老宅。
今晚你看看是睡在我家,還是你三哥家,晚些我給你送吃的過去。
這邊的正房我跟你二嫂三嫂給你布置下。”
“姐,阿登媳婦有身孕,明日阿牧過去迎親的話,我怕會沖了。
雖說我不太信那些,但咱這的人有顧慮。
加上阿登媳婦是好不容易才懷上的,我不想日後有個什麼的,她都要怨怪于我。
今晚我就去三嫂家睡,她那寬敞,住的人也少,離還近。”
“行,路上小心一點。記得,喊上阿野。”
“好!”
池魚背着背簍出老池家的時候,遠遠就看到上村位置,有人朝這邊而來。
她轉頭看去,就見方士忠帶着呂捕頭過來了。
他們的身後,跟着二族老他們。
見狀,她又看向曬谷壩她蓋作坊的地方。
恰好看到池野從裡頭出來,看樣子是打算下工。
她朝前走兩步,随即揚聲喊道:“阿野!”
池野正想到老宅這邊來,看看有什麼需要他幫忙的地方。
在聽到池魚的聲音後,他飛快跑了過來。
“小姑!”
池魚将背簍遞給他,之後指着遠處說:“阿野,方大人他們過來了。
你娘跟三嬸的意思,讓我喊你爹他們回來作陪。
晚上家裡做餃子,一會兒路過你家時,讓你媳婦過去幫忙。
對了,你陪我去一趟西山。”
池野接過背簍,順着池魚指得方向,在看到方士忠後,就說:
“成,小姑咱們走!”
池野走路速度快,池魚要比他慢一些。
等他到大房的時候,池魚落後他約莫有五米的距離。
他沒進屋,而是站在門外喊:“媳婦,你出來一下。”
劉玲玲正在廚房準備做飯,柳梅在幫她看孩子,而池登還在炭山那邊幹活沒回來。
聽到聲音,她從悶熱的廚房中走出。
都不等她開口問,池野就說:“媳婦,方大人他們過來了。
我跟小姑要去找爹他們回來,那邊在包餃子,你過去搭把手。”
原本幫忙看孩子的柳梅,一聽連縣令大人都過來了,忙從屋裡出來,一手拉着一個孩子說:
“大嫂,你去吧。左右我這肚子月份小,阿光阿立都很乖,晚點我看看怎麼給做點吃的。”
他們說這話的時候,池魚也到了。
她聞言就說:“家裡晚上吃的肯定要往多了做。
阿登媳婦你懷有身孕,又要看着孩子,還是别進廚房了。
晚些讓你大嫂給你們送些吃的回來。
對了,阿登媳婦,你晚點去我三嫂家一趟,跟葉君他們說一下,晚上我住他們家。
明早,就從他們家出嫁。”
池魚這話一出來,池野跟劉玲玲先跳出來反對。
“小姑,之前不是說好,從咱們家出嫁嗎?”
都說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因要在老宅成親,所以之前他們說過,池魚從大房出嫁。
但事出特殊,池魚便說:“阿登媳婦有了身孕,我也不好從你們家出嫁。
不怕一萬,我就怕萬一,這兩喜對沖咋整?
按理來說,我不在你家出嫁,那應該在你們二叔家。
但是二房在村口,加上鐘家人借住在那。
我若過去,他們還得擠一擠,才能給我騰一間屋子出來。
我覺得麻煩,所以幹脆在你們三叔家。”
池野跟劉玲玲都沒想到,會是這個理由。
他們下意識看向柳梅,見她抿唇不語,便沒再說什麼。
倒是池魚,朝池野喊道:“阿野,走吧,天色不早了。”
“好!”
池野回了一聲,看向自家媳婦,交代道:“媳婦,那邊忙,你現在就過去。”
劉玲玲是爽利之人,聞言點頭之後進廚房滅火。
池魚等遠離村裡的住宅群後,靠近池野,低聲說:
“阿野,我明天要成親,仙人賜了些雞鴨魚給我。
另外,你也知道,我那土豆是從何而來的。
隻是這等事,我們不能叫外人知道,更不能叫方大人知曉。
所以,之前獻土豆的時候,你爹他們怕縣令大人來了,想要看看土豆生長的地方。
眼下他們去西山那邊,做做樣子。
我這背簍,是用來裝雞鴨魚的。
你爹他們出門的時候,也是帶了背簍,回頭也會背點土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