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242章 親事還是早點辦,比較穩妥
方士忠對秦牧極為信任,東西既然送過來,他就知道肯定是好東西。
現在要把這些珍貴的東西,拿去做成吃的,他自是不願。
“不行,這些都是要做種的東西,不能拿到廚房去煮了。”
池魚早有準備,說:“大人,民婦過來時,單獨弄了個籃子,裡頭裝了一些。
剛才過來的時候,就讓人送到廚房中去了。
隻有叫你們親眼看見此物的吃法,也嘗到其美味程度,才曉得這些東西有多好。”
方士忠屬于上位者,對他來說,隻要能當糧食的東西,甭管味道好壞,能裹腹就行。
他對這些沒太大要求。
但是東西是眼前這姑娘送來的,且她又自願做菜,加上還是阿牧未過門的媳婦,這面子他還是要給。
故而他也沒遲疑,聽到池魚的話,就點了點頭,跟林主簿一起,走到秦牧等人身後。
池魚拿出來的土豆,因要做菜,又要當飯吃,就拿了十斤。
其中個頭偏小的土豆,拿了六個,直接隔水蒸。
之所以會拿六個,是因為人數有這麼多。
除了衙門四大頭,方縣令、林主簿、王縣尉以及鄭縣丞外,剩下的兩個則是呂捕頭跟秦牧。
等于是一人一個。
這蒸土豆,等同于是主食。
配菜是肉末土豆泥、醋溜土豆絲,紅燒土豆塊,土豆燒肉。
零嘴是狼牙土豆和薯條。
池魚這幾樣菜和零嘴,量都不大,幾乎就是每人兩筷子或兩口的樣子。
縱然菜量小,但因要做的種類多,池魚還是花了些時間。
等她将土豆燒鹹肉做好時,鄭縣丞和王縣尉,也已回來了。
秦牧看到人,連忙招呼人過來嘗嘗新糧食的口味。
鄭縣丞不愧是喬氏的男人,他的嘴相對在場的其他人來說,要刁一點。
畢竟方士忠這個十一皇子,自幼可是在軍營中長大的。
軍中都是些糙漢子,隻要能吃飽就行,對口味上沒太大要求。
故而鄭縣尉在一一嘗過屬于他的菜量後,就見他雙眸瞬間發亮。
他看着正在做狼牙土豆的池魚,就好像是在看财神爺。
他可是清楚,自家媳婦,跟池魚有買賣合作,主要還是關于菜譜。
這個叫土豆的東西,他覺得味道真的很好。
不管是隔水蒸,還是煎炒炸之類的,他都喜歡。
“池魚姑娘,不知道你這土豆還有多少?
可否能賣些給你喬家姐姐?
如今她在建州府的酒樓,因地動毀于一旦。
家中錢财又被我拿來修建外城牆,正是缺銀之時。
你若是不多,不賣給你喬家姐姐做菜也行,那賣些給我們做種吧。
我是說,除了官田之外的。
我相信你,願意這次跟着一起種。”
橫豎他媳婦的表姐已經從鐘家搬出來了,前些天還買了不少地。
想來現在地都沒種完,那分出一兩畝來,給他種這些土豆,也是可以的!
若是種出來,回頭除了留給鐘家做種的外,剩餘的,也好拿到他媳婦的酒樓去賣。
不,要是真的高産,那這些做種的意義,比做吃食的要大許多。
想來家裡光是靠這些做種賣的銀錢,就能賺不少!
鄭縣丞與時下那些當官或者讀書的人不同,
他并不覺得商賈地位低下,滿身銅臭味。
相反,他覺得商賈很好。家裡有個聰明會摟錢的商賈,他就不必想方設法去弄錢。
而家裡不缺錢,政途上又找到了穩妥的靠山,那他想要疏通什麼關系,有時就得用銀錢來開路。
就好比現在這次!
如此一來,他的政績好,仕途才能更為順暢一些。
正在拌狼牙土豆的池魚,因秦牧之前的介紹,自然知道眼前人是誰。
聽他為了拉近關系,還一口一句你喬家姐姐,就覺得他和喬氏挺配的。
聞言她笑着轉頭回道:“鄭大人,我這土豆是真的不多。
若是多的話,我老早就獻出來了,又哪裡等得到現在。
不說别的,除了衙門這可以種一畝地之外,就連我池氏一族的人,都沒得耕種。
想要的話,隻能等下次。
嗯,大概是六七月,或者七八月那會兒。
好了,大家來嘗嘗我這個狼牙土豆味道如何。”
池魚說完,将東西遞給秦牧。
而她大哥,從頭到尾,都坐在小凳子上,幫她燒火。
等到一行人,嘗過池魚用土豆做出的所有吃食後,不由對這作物,心生期待。
待他們再次回到方士忠處理公務的書房時,方士忠一坐下,就直接問:
“池氏,這土豆畝産大概是多少,從種下去到收獲,需要多久時間?
還有,種的過程中,有什麼病害?”
池魚:“……”
她并不是很懂,耕種的人,是她大哥跟阿康。
畝産她知道,但有空間的加成,具體加了多少,她也不是很清楚。
另外她的空間,不長草,也不長蟲子。
這病害是什麼,她更不懂。
所以,被問起的池魚,就轉頭看向她大哥。
池大虎等于是見了方士忠三次。
他也由原本的惶恐,變成現在的坦然面對。
聽到這話,盡管心裡依舊有些犯怵的池大虎,還是恭敬回道:
“回大人,這些耕種的事,都是我們幾個兄嫂在做,小魚不懂這些。
眼下我們也隻種過一兩次,還在摸索。
有很多不不一樣的地方,沒辦法一一說。
能知道的就是,這土豆要怎樣種,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我們過來之前,由我們口述,讓小魚寫了詳細耕種的法子,還請大人過目。”
池大虎說完這話,從懷中掏出幾張紙,往前走兩步,遞給方士忠。
而池魚怕被繼續問下去,加上時間不早了,就提出告辭。
“大人,我明日還得回池家坳,現在時辰也已不早,就先回去了!”
方士忠正在看手中的方子,聽到這話,視線移向池魚。
他想這次對方給衙門帶來了諸多好處,想賞賜點什麼東西給對方。
隻是他琢磨了下,府中庫房沒什麼銀錢了。
能賞的東西,都是他母後給的,加上也不适宜女眷用。
最後他隻能看向秦牧說:“阿牧,嫂子是個好女子。眼下這情況,你們的婚事還是早些辦了,比較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