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426章 在這當下,對她彎了腰
與此同時,城中水井的水量,都已快到枯竭的地步。
除了努力儲水跟從外頭弄藥草外,他還要謹防老百姓熱死生瘟。
池魚到縣衙時,他已穿好破衣裳,正帶着鄭縣丞他們,準備出發。
待聽到呂捕頭說她來了,方士忠立即放下肩上的扁擔,親自迎了出來!
“池氏,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方士忠說這話時,臉上地笑容格外燦爛。
雖然郭富那手下,提前過來跟他說,将人送回來了。
但沒看見人,他依舊不是很放心。
畢竟,阿牧之前寫的信中說,這池氏可能會給北疆那捐一批糧食。
尤其那糧食,還是當下稀有的紅薯跟土豆。
眼下,因為天氣過熱,所以,官田那邊想盡辦法,将其收了。
不過,也隻是收了一畝。
單是那一畝,産量也不是水稻跟小麥可以比的。
所以,他想借此拿出去,盡可能多換些粗糧,運往北疆。
前些年,因北狄人的不斷騷擾,故而北疆鎮守了十萬大軍。
哪怕後來休戰,削弱了,也依然留有八萬。
縱然之前早有準備,加上前段時間,池魚捐了一萬多銀兩用于買糧食。
但在面對八萬将士要養的情況下,還是不夠,且屬于遠遠不夠。
眼下整個大褚國都出現極熱幹旱。
他可以預料的到,接下來一兩年内,國庫收不到糧食不說,還要不斷往外赈災。
在這前提下,邊疆的糧草,就是個問題。
不能完全指望朝廷,隻能自給自足。
所以,在不說水源的情況下,那糧食除了讓人捐贈,就得讓軍戶去種。
就這天氣,尋常的種子,就算每天及時澆水,也種不出什麼東西來。
因此,池魚捐出來的耐旱之物,對北疆以及大褚國來說,尤為重要!
說實話,這還是池魚第一次看到方士忠笑得如此真誠。
見到人,她先将手中的粽子遞了過去,之後說:
“方大人,現在已過子時,算是端午了。
這粽子,是我的一點心意,請你嘗嘗。”
方士忠親自接過粽子,之後給鄭縣丞,王縣尉等人,一人分了一個。
到最後,他自己的手中,也僅剩一個。
他也沒矯情,而是當着池魚的面,直接剝開咬一口。
“好吃,一口咬下去,滿嘴留香。”
三角粽小,方士忠又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
在說完話後,一個粽子,不過三兩口就吃完了。
他也沒将粽葉扔掉,而是遞給呂捕頭,讓他收好,回頭洗幹淨曬幹後存起來。
等呂捕頭拿着粽葉走遠,他才看向池魚,問:
“池氏,你這個時辰過來,是為了糧食的事?”
池魚沒想到他這麼直接,不過她本來是要捐,也就沒廢話。
“對,紅薯土豆跟玉米,我那有不少。
具體我沒撐過,這兩天我運了不少過來,大人你現在帶人過去看看不?”
當下對方士忠來說,糧食更為重要。
所以去護城河運水之事,就交給了鄭縣丞。
他自己帶着王縣尉跟林主簿,還有呂捕頭等人,跟在池魚後頭,往清平巷而去。
等到他親眼看到,秦牧家隔壁那間空屋子中,堆滿了糧食時,整個人直接怔愣在原地。
看他遲遲沒反應,一路都沒說話的林主簿,低低喊了一聲:“大人?”
回過神來的方士忠,跟打了雞血一樣,整個人處在狂喜狀态。
“池氏,這些全是要捐給北疆那邊的将士?”
土豆,紅薯,玉米,這些全都是高産的糧食,尤其是那土豆跟紅薯還都耐旱。
甚至,他還看到角落那,看到用筐子裝的稻谷跟小麥。
雖說不多,看起來也就各幾百斤的樣子,但那可是好糧食。
何況,還有許多同樣是筐子裝的幹苜蓿。
這可是要用來喂馬的。
這個時候,這等東西,誰舍得給出來?
又一給,就是那麼多?
要知道,池氏一族,可不是什麼地主,也不是什麼富戶!
池魚看到方士忠在如此亢奮的情況下,還能再次跟她确認,是否都要捐出去。
因這,不免對他的印象,又好了幾分。
“回大人,确認!
之前在府城的時候,喬家姐姐說,在京城時,六公主跟她說,現在整個大褚國都在鬧旱。
她還說,回來路上,聽聞北疆鬧得尤為嚴重。
我也不懂什麼大道理,隻知守在北疆的将士,是他們在邊疆負重前行,才換來我們如今的安甯。
我若是沒種出紅薯跟土豆,那我就算是想幫他們也無能為力。
如今我因上天厚愛,種出這些,自然是要對回饋給他們,也為子孫後代,多積些善德。
我曉得,當下這紅薯跟土豆可以做種,價格極為昂貴。
但既然已經決定捐出去,那是否換,怎麼換,便交給大人您。”
池魚這話,直接說進方士忠的心坎裡。
他知道池魚身上有很多秘密,就猶如他知道,秦牧知道這個秘密,而池家坳周遭的山中,壓根沒種過紅薯土豆一樣。
他不想去刨根究底,隻要秦牧沒二心,池魚是站在他這邊的就行。
如今,池魚的一舉一動,皆是證明,他沒信錯人。
所以,他堂堂一個中宮出身的嫡皇子,未來還極大可能是大褚的一國之君。
在這當下,直接對池魚彎了腰。
“池氏,我代表北疆的将士,謝謝你的大義,非常感謝!”
池魚連忙避開,狀作手無足措那樣,慌忙說道:
“大人快快起身,切莫折煞我。
阿牧原是北疆将士,我也不過是作為家屬,想盡點自己的綿薄之力。”
話說到這,她忙轉移話題:
“大人,這天一天賽一天的熱,你還是盡快将這些早做安排。
我這一天天忙得,都沒好好休息,就先回去了。”
話落,她欠了欠身,直接轉身離開。
天太熱,既然東西給出去,池魚就打算一會兒去找大哥跟姐姐。
問問他們回不回池家坳,若是回去的話,連夜趕回去,或許明日午時之前能到家。
這邊池魚才回家,把家中的井水灌滿,剛把馬車拿出來,外頭就傳來姐姐跟大哥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