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415章 不僅我,我媽也要參加(一)
杜月梅正在不遠處看書,由于全神貫注,這倆孩子說了好幾句話才從耳朵裡進了大腦。
她朝着不遠處看過去,兩個孩子都是求知若渴的眼神,兩雙眸子都圓溜溜的,就等着看她閨女怎麼回答。
“問問問,問什麼問,回去問你爸去。”杜月梅在不遠處呵斥出聲。
姜南溪正想着怎麼回答,聽見自家親媽這樣說立刻就把這個問題抛給周寂了。
團團圓圓現在才三歲多,太突然了,她一時間還沒有想好該怎麼跟他們解釋這個問題。
圓圓看到姜南溪臉色明顯的有些發窘,也不再問這個了,團團則是在姜南溪腿上晃了晃,然後又跟弟弟出去玩了。
他們都聽說了,現在恢複高考了,高考很重要,每個人都非常非常重視。
一周之後,大隊裡的氣氛開始變得很奇怪,尤其是家裡有結了婚的知青的。
現在政策不一緻,有一點可以肯定,無論是男知青娶了村裡的,還是女知青嫁進村裡的,他們隻要有回城的機會都會牢牢抓住,那他們要是回城了,另一半怎麼辦?孩子怎麼辦?
分隔兩地還是能一起走,而且也沒聽說過啊大學生能帶走另一半兒和孩子的。
女方還好,老思想嫁雞随雞,嫁狗随狗,男知青要是考走了跟着他去城裡過好日子就行了。
但是男方對于自己的家鄉思念比較重,再加上教育不普及,他們是不願意離開自己從小生活的地方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的。
于是一周之後就爆發了争端,結了婚的女知青抓了時間就學習,心思也顧不得放在孩子身上,孩子摔了一跤磕傷了腿爆發了争吵。
男人給了女知青一巴掌,非要把她手裡的書扔進竈台裡燒掉,“你看看你為了什麼高考,為了學習都成什麼樣子了?小麗摔傷了你知不知道?整天就知道抱着你這本書,這本書比我們重要,比什麼都重要!”
女知青用力的抱着這本書,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仿佛這本書就是她的前途命運和未來。
她頭發散亂了也不松開,女知青瞪着他揭開遮羞布,頂着臉上的巴掌印,“徐家強,你就是在找事,你就是不想讓我考大學?!你以為我還不了解你嗎?你看不上女孩,這五年了,你什麼時候關心過小麗受沒受傷?現在就是想拿着小麗不讓我去考大學。”
“對,我就是不想讓你考大學,你還沒考上大學,你心思就野了,以後你要是考上大學了你還能跟我嗎?”
“終于說出來了,我能考大學離開這個窮地方苦地方我為什麼不能考?!我是從城裡來的,來到這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我一年才能見一次我的父母跟你結婚之後五年才回去了一次,我的手冬天是凍掉的,臉夏天是曬掉皮的,還讓我跟你在這裡過一輩子,這裡是什麼地方?”女知青重重道:“這裡是你的地方,不是我的地方!”
男人怒不可遏,額頭上青筋暴起,“好好好,你不聽話是吧?今天老子就打死你!”
他搶不過來書,隻能抓着她的領子一連扇了好幾巴掌,孩子在旁邊吓得瑟瑟發抖。
姜南溪和杜月梅趕過來的時候男人正在打女知青,杜月梅跑過去一腳踹在他的腿上,“你還打人,我看你是不想活了吧你?”
姜南溪連忙扶着女知青,女知青的臉已經腫了起來,嘴角打的都是血,看得出來對方下手十分嚴重,女知青明顯眼前看不清了,隻能蹲了下來緩和。
自從上次那回抓人之後,大隊裡基本上都沒人敢動手了,私下裡就算有點小摩擦隻要不鬧到台面上也沒人管。
沒想到恢複高考,又開始出現暴力行為了。
“怎麼樣?我扶着你去村衛生室吧。”姜南溪托着她的手臂。
男人見到杜月梅和姜南溪也清醒了過來,害怕自己被抓進去勞改幾天。
就算沒去勞改過,他也知道一旦勞改就要幹很繁重的農活,吃的更差,連睡覺的時間都很少,工分也是少的可憐。
“嬸子,我也沒辦法,你說她要是考上大學去城裡了,我怎麼辦啊?我這些孩子怎麼辦?”男人喘着粗氣。
杜月梅翻了個白眼,要不是這兩年一直開會警告工作人員不能動粗,她現在都想動手了,“那你也考啊?國家不讓你考了?”
“我,這……嬸子,我要是能考我不去考嗎?我沒上過學啊。”
“那你責怪誰?”
“話不能這麼說,她既然已經跟我結婚了,自然是我該在哪她該在哪?我在咱們大隊,她現在去城裡了,男人男人不要,孩子孩子不要,要是考上大學了那我們家是家破人亡啊。你讓咱們大隊裡的人說,我這話對不對?”男人指着外面過來的村民。
這件事情不是個例,這話一出,其他人也沸騰了起來。
“嬸子,這件事情确實不能怪徐家強動手,這要是誰誰不急啊。”
“這要是走了以後就不回來了,再說了都結婚有男人有孩子了,就在家裡好好待着呗,還非要回城裡。”
“好好的一個家,因為恢複高考都散了,要我說就不該恢複高考,大家都安安分分的過日子,現在一恢複高考,這心思都野了。”
……
“你們這是什麼話?高考是國家允許,有本事去跟國家說啊。”姜南溪站起來,雖然這種事情比較複雜,畢竟牽扯到孩子的未來。
以前她也聽說過歌謠,有些人考走了孩子不要了,另一半又重新結婚了,爸爸有個家,媽媽一個家,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但這些人的話一聽就讓人火大。
女知青也扶着姜南溪站起來,說話雖然臉上很疼的,但她堅持要說:“我可以在這裡保證,我考上大學了,他們如果願意跟我走,我絕對不會把他們扔在這裡。”
“而且我上了大學,那他們就有了一個當大學生的媽媽,我可以賺錢,我可以給他們更好的托底,我可以讓他們學到更多,我可以讓他們生活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