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批學生的事,梁新月還真的是忽略了。
隻因最近的事太多了。
再說,她不是班主任,這一批學生這次該畢業分配了,正好,她看看有沒有人可以留下來的。
回頭她就對呂仲淵說道:
「回去後提醒我一下,我把今年畢業的這一批學生給清理一下,願意留下來工作的,我們做一下調整安排,農業部門,還是要留下一些專業的人。」
不管是最高的黃廳,還是下面各農業局裡,都有很多非專業人士管著專業的事,有些人是在認真的做事,但有些人卻是在別人的領域裡指手畫腳的。
做為一級管理部門,有行政管理的人員這是肯定的,但在專業的事上,梁新月還是希望有專業的人員來參與。
想要讓全省的農業更進一步,靠的,不隻是農民的辛苦耕種,也不是那些當官的指手畫腳,還應該有專業的指導。
前世就知道,袁爺爺每研出一種新的品種,就會引起一陣的轟動。
她自是不求這些專業人員有什麼大的本事,但有些事就應該是專業人員來做的。
農業局局長點點頭說道:
「回頭我把這事處理了直接給你彙報。那位技術員要是能回來,我們再請回來。」
紀舒去學了一圈後,也了解了很多東西。
一行人一邊走一邊看,看到農戶人家,梁新月就直接走進去,對農戶人家進行一些了解。
呂仲淵雖說做過大官,但他出身就不是農民,所以,真正的農家生活,他不是太懂的。
但看到梁新月到了農戶家裡,說話做事,完全就能融入農家的那些話題,與農戶交談,完全都在點子上,幾句話,就和農戶打成了一遍,人家連明年要娶兒媳婦了的事都告訴她。
梁新月也是會來事的,聽說她家要辦喜事了,還直接從身上摸了十塊錢給那老太婆:
「太婆,你家要辦喜事了,明年我可能沒時間來,提前祝他們幸福長久。我沒買啥,你幫我拿著,給新人買點東西。」
「哎呀,領導,這哪裡行啊!不不不,不能收你的。」
老太婆忙拒絕。
但梁新月還是給了:
「收下吧,我上次來你們家還在你們家住過呢,下次我再來下鄉,我還住你們家。」
這下大娘才收下了。
嘴裡還是念叨著:
「你就是住這裡也給了錢的啊,每次來你都給錢。」
後來回來的路上,紀舒問起,梁新月才說,那老人沒有兒子,說的兒子要結婚,是養子,而且這個養子還是個殘疾軍人,雖說有點補助,但沒什麼勞動力了。
從農戶那邊一路走了回來,他們到了分糧這邊,還好,這次農業局是把工作做得細了的,每家每戶對分糧的數量都沒意見。
農業局局長長長出了一口氣,最擔心的就是在這裡出差錯,要是農民鬧起來,這邊的事就不太好處理。
「幸好,我們提前做了公示,把要怎麼分糧這些,都是先張榜公布,還給村裡開了大會的。這樣大家心裡有數,覺得自己吃虧了的,早就把問題反應出來了,然後解決了,這才好分糧。」
梁新月點頭對他們的這次的工作做得細緻也是表示了讚揚。
「這是一個很好的工作經驗,其實,開頭做得細緻一些,後面的工作就不會出問題。」
看了這裡分糧食沒問題,呂仲淵就把剩下的糧食的大貨車給指揮走了,讓他們先去下一個縣城,並給那邊的農業局的領導做了通知。
而梁新月他們又和縣長及農業局長還有這當地的村長和公社幹部一起,簡單的回盤了一下最近的工作進展的情況。
不能說很滿意,但大體上,還是算是過關了。
梁新月也達到了目的,她的目的就一個,就是帶著紀舒來見識一下這個工作。
而紀舒在前往下一個縣城的車上時,感嘆的說道:
「平時坐在辦公室時,看著你們原來的資料,看著報上來的一些數據,我以為的防沙化這些工作,就停在表面的那些數據和資料下。下來才知道,這是一件很具體的工作。」
「而且下來後,我也發現了,種樹不是我們在公園裡種樹那樣,挖個坑,放下樹苗,回填土,再澆點水就完成了。在沙裡挖個洞很難,因為你在挖的時候,那沙就滑下去了。」
梁新月笑道: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在這裡種樹的原因,就像今天那隊長說的那樣,希望他的孫子長大時,那一片地是可以放羊的。」
小沈一邊開車一邊說道:
「還有呢,種下去的還不一定能活呢。」
呂仲淵卻是一直看著窗外,車出了他們縣城後,他叫小沈停下:
「我來開。」
然後轉頭看向梁新月:
「要不要在前面睡一會兒?」
「好。」
本來懷了孩子後就有更多的瞌睡,而且今天還沒有機會躺下。一直沒躺下,感覺身體有些不舒服。
呂仲淵調整了一下位置說道:
「你這樣躺著舒服一些。」
呂仲淵開著車,問道:
「新月,你當初是怎麼想到防沙這件事的?」
「我當初去各村查看時,就看到瞭望龍村的情況,站在望龍村就被風吹一嘴的風沙,而且也是聽到這些老人們講的他們原本的地有多寬,就那老人們所說的,短短的幾十年,他們都失去了那麼多的地方。」
「我就算著,以後,到我們老的時候,怕是西槐都要少一半的土地了。再這樣算下去,離失去整個西北還有多遠?」
「所以,我就查看了一些防沙的辦法,可以修牆阻沙,但卻不是長久的,樓蘭一個國,都被風沙淹了,別說修點城牆了。所以,隻能救,不能隻防。於是,我就選擇了種樹這一項。」
「咱們人多,我相信,隻要我們一直在努力,總有一天,這些沙漠會成綠洲的。到時,這裡的牛羊遍地,種的一些果樹也能為這當地的百姓提供一些收入。多幾年後,土壤得到了改善後,就可以種糧食了。這個,就是千秋萬代的功業,但,要有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