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家裡的人還挺多的,門店拿下來了,粥要怎麼做法,要定什麼名字,要怎麼布局。
頓時,這件事就成了他們家所有人關心的重點。
每天除了陪幾個孩子,包括華老在內的幾個人,就一心想著這件事。
小何還整理出了他們每天商量的一些細節要求。
在他們商量的時候,喬副省長從京市回來了。
家裡的其他的人沒感覺,但梁新月和呂仲淵還有華老,都越來越嚴肅了。
喬副省長回來的晚上,和華老還有呂仲淵都打了電話。第二天,按計劃,先開了一個會。算是為後面的一些大會開一個頭。
這個會,就是防沙治沙工作組的彙報工作會。
凡是與這個工作組有關聯的,都有派人來參加了的。
包括涉及到的各防沙工作的縣。都有人來參加。
梁新月和呂仲淵都幫紀舒好好的看了彙報稿,又各自準備了一份講話稿。然後還對整個會議過程中會有些什麼事,做了個預判。
因為今天要開會,一早呂仲淵就開車先去把紀舒和小沈都接了過來,再接上因為賴床起得晚一些梁新月。然後才到政府的大會議室而去。
他們到的時候,會議室裡都擺好了茶杯,幾個服務員正在準備一些暖水瓶。
梁新月路過看了一眼,然後就帶著幾個人,直接去了老喬的辦公室。
果然,現在他辦公室熱鬧得很。
幾位要與會的領導都在這裡,有些事,大家要統一一個步調。
而且,老喬這次去京市回來開的第一個會,有些信息早就放出去了,所以,大家都想來聽聽有沒有什麼新的信息。
老喬剛到辦公室就被圍了起來,還有兩個人是下面縣裡的領導回來開會的,他們應該是昨天就到了省城裡,今早過來得早一些。
老喬有些事不想說得太早,正要想怎麼應付這些人,就看到了梁新月他們來了。
「哎呀,新月,我覺得我才走一個禮拜啊,你這……幾個月了?」
梁新月笑道:
「三個多月,放心,不會誤了工作。」
老喬笑道:
「嗯,工作重要,生孩子附帶完成任務?」
梁新月也跟著捧場的應道:
「是啊。這不有了兒子,還想要個女兒,所以,再生一個要不是女兒,決不再生了。」
周圍的人都哈哈笑著,勸道:
「你們還年輕,還可以再生的。」
然後看到慢一步進來的呂仲淵了,這裡好些人就迎上去和呂仲淵聊了起來。
接著,老喬的秘書進來提醒,說是還有半個小時開會,會場準備好了。
老喬也不想大家就這麼站在自己的辦公室裡聊起來,於是就招呼道:
「走吧,我們都去會議室。」
於是,大家都一起進了會議室去。
會議室是很正統的擺放,一個主席台略高一點點,主席台上擺了一排桌子和椅子。可以坐七個人。
下面分了左右兩邊,兩邊各可以坐一百多人,中間有個過道。
進去後,梁新月也就不客氣的帶著自己辦公室的人,坐到了左邊的第一排的座位上。
省裡的幾個領導都直接走到了主席台上去。
老喬剛要坐下去,就看到了梁新月正在和身邊的小姑娘說話。馬上招呼道:
「新月,過來過來,你來上面來坐。」
梁新月擺了擺手,輕輕指了一下自己的肚子。
但老喬不認為這是問題還是要梁新月坐上去。
梁新月這才上前去跟他說道:
「我就不坐上來了,我這不太方便,不然一會兒開會,我一會兒上廁所這些,走來走去,不好,還有,今天我們辦公室,主要是讓小姑娘來做報告。你放心,報告我和老呂都審過的。就是要給她一個機會。」
主要是講話那個台,還真的是站著講,老喬以為梁新月也站不了那麼久。
想了一下點點頭道:
「行,但一會兒,你和老呂都得發個言。」
梁新月點了點頭。
回到原來的座位上,再給紀舒打了打氣。呂仲淵被其他幾個人拉著去聊天去了。小沈在第二排也就是梁新月和紀舒的身後坐下並給呂仲淵佔了一個位置。
這是呂仲淵吩咐的,說是他倆坐梁副廳長的身後。
到了開會的時間了,是省辦公室主任主持的會議。
會議開始,喬副省長講了幾句後,第一件事,就是讓梁新月講話。
梁新月也上台,簡單的講了一下這個工作開展以來,取得的總的成績。
然後就這次下鄉送糧的檢查防沙治沙的具體的工作的情況,讓紀舒來講:
「大家也看到了,我現在身體有點不方便,紀舒同志,是我辦公室秘書,以後,各區縣的防沙治沙工作,向我辦公室報送材料的,就請轉交給紀舒同志,而且紀舒同志這次和我們一起下鄉送糧檢查工作,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幾位縣上的領導應該都是見到了的。所以,具體的這次檢查報告,我就請紀舒同志來給大家彙報一下。」
「對於我們年輕的同志,我們要多鼓勵,紀舒,上來吧。」
梁新月帶著鼓掌。紀舒紅著臉,拿著稿子小跑上了台。
梁新月幫她整理好,然後退後一步,看著她開講了,講了順了,梁新月才慢慢的走下台來。
紀舒開始的時候,聲音有些發顫,但到後面,比較平穩了。
呂仲淵在辦公室時就提醒過她,不用怕,你就讀稿,照著讀,速度不快不慢就是了。
這份報告很成功,內容也真實有效且還寫得很好。
聽完後,喬副省長直接表揚,並讓紀舒回頭把報告抄送一份到他辦公室。
紀舒下來後。喬副省長又直接點名,讓呂仲淵講話。
呂仲淵講的,也是自己這次下鄉的親身體驗。
講了他這次的工作體會。
重點讚揚了這份工作的千秋功績。
一通講話,還讓幾位縣裡來的領導彙報一下他們的工作情況。出的問題也各自講了一下。
怎麼處置的,也分別在這裡做了簡單的講解。
而那位擠走了技術員招來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技術員的事,也得到了完美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