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何和梁二喜都站在外面,看著是在玩,他們也是在看著在外面跑著的幾個孩子,就怕他們玩得跑遠了。
梁新月回來,彩雲就去給她端了椅子過來,梁新月叫著楊姐和李姐,然後大家又討論起怎麼訂粥價來。
這個價格還得好好商量,訂少了,虧。因為這裡面用到的材料,都是好東西。
訂高了,能消費的人就不會很多。會影響到生意吧。
但梁新月想做,就想做一個高端一點兒的餐廳。
這個城市好歹是個省城,這裡除了自己這種做了個傢具店的人外,還是有其他的有錢人的。越是有錢的人,越是怕死,所以,真正的養生,那就得付出一些財力。
最後還是呂仲淵一錘定音,定了個價格出來,與現在的消費水平算來,算是中上的價格:
「我覺得定這個價有個原因。你們這個粥,不是每個人都會去吃的,有特定的人群。一是有病的,一是養生的。」
「有病也好,想養生也好,這兩種人本來應該是吃藥的,但他們想到了食療,能想到這一條的人,都是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的人。」
「哎,我這麼說,不是看不起普通老百姓。你們也想得到,老百姓真的會吃這個粥來養生治病?在他們看來不如在家吃點雞湯多吃碗白米飯呢。」
「所以,能消費這些粥的人,一定是有錢有文化的人。而這種人,不管是顯擺自己的錢多,還是顯擺自己的高雅有文化,他們都不是低消費者。你價格如果低了,相反還會讓他們看不起。還以為你這是胡弄的。」
梁新月是聽得兩眼放光。
這道理,講得透透的。
周國良都不得不佩服的說道:
「老呂,這方面,還真得服你。」
華老也哈哈笑道:
「這小子,這頭腦,行!不枉你看了那麼多書啊。做生意也做得明明白白的。」
呂仲淵還真的就笑道:
「別說,我勞改的時候,我還真的去想了宏觀經濟發展和微觀經濟發展的一些事。往大了說,就是我們國家的經濟體制的問題,往小了說,就是我們的各家的生活水平的問題。」
說著看一下周圍說道:
「我們現在這個大家庭,受新月的照顧,我們都過得很好,算是在這個省城裡日子過得好的那一批了。但,過得不如我們的,就太多了。」
「以前,我從來沒想過,我還有起來的一天。以為這輩子就在那個農場的山城上安息了。老商,我都去那山城上給自己找了塊地方的,真的,我找的是山腳下,我就想死前,我算是一省的領導了,見過很多站得很高了,但死後,我想平靜一些,就把我埋在山腳,不去好高騖遠的。」
「可是小梁來接人那天,我又覺得,我還是可以再去看看山河。現在嘛,我的計劃是,我退休的年齡一到,我就退,我就去做生意,我從政到了一定的高度了,我想看看,我從商還能幹點啥?」
梁新月哈哈一笑,伸出手指頭屈指算了一下說道:
「你不用等到退休。據我所看,不出五年,就會有第一批賺錢的人會富起來,他們,就是這個國家商海的第一批人。你要不要到時下個海?」
華老聞言一怔,轉頭看了一下樑新月。
梁新月沒看到華老的眼神,但卻是真的認真的想了起來,然後介面說道:
「呂大哥,要是你真的從商,我敢說,你能成一方大鱷!」
呂仲淵大笑,但還是說道:
「什麼是大鱷?」
梁新月笑道:
「大鱷啊,就是指在金融或是一些商海的領域裡,有著顯著的影響力,有強大的經濟勢力的人。」
「這類人物,有著敏銳的洞察力,他的一個決定,可以影響全國或是全球的一些經濟變動,可以與政府的一些行為都有影響力的。」
呂仲淵喝了一口水,想了一下說道:
「也許,我還真的可以努力一下,上半輩子算是從政了,下半輩子也許可以換個賽道跑。」
梁新月站起身來,手握拳頭用力一舉:
「堅決支持!以後,你成了富甲一方的大富翁,我們這一家子,就都有飽飯吃,老周,到時我倆可以啥都不管,就憑有這個大哥,我倆就橫著走。」
呂仲淵好笑的看她這支持的動作一眼:
「你倆是螃蟹啊,還橫著走。」
「哈哈哈……」
大家說著笑著,梁新月要上樓去工作了,交待了一下李嬸:
「李嬸,看著點小的幾個,跑出了汗的話,還得擦一下再讓他們睡。我先上樓了。國良,你也看著點孩子們。」
「我先送你上去。」
華老在他們走後認真的看了呂仲淵一眼:
「你真的不想走上去了?」
呂仲淵搖頭道:
「物是人非。再走上去不就成了打上面的臉了麼?我還是就先讓小梁這一步走好,我就真的可以內退了來從商。我倒是贊成小梁說的,接下來五年後,可能會是不一樣的天。」
華老沒說話,這些話,隻在這個家裡聊聊就行,現在出去說這些話,還不是時候啊。
不過,聽說呂仲淵真的不打算再往上了,華老暗自嘆了口氣。
他當年也是知道老喬要把他們接回來的事。還以為慢慢布局,讓呂仲淵還是來走上去,老喬在這裡支撐得夠久了。
自己前兩年還時不時回去露個面,不然的話,所是有些事更難評。但現在他和老喬以為的接班的呂仲淵,似乎還是不想走向前。
老喬還想過培養梁新月,但人家也不想走老喬的路,而走了農業廳。當然,以她的貢獻,在農業廳那邊她可能做出更可觀的成績來。
華老沒有再說話,呂仲淵也就坐在那裡看著星空,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價格定出來了,還要給各種粥取更好聽的名字,還要研究一下,怎麼能快速的煮出更多的根據客人口味的粥。
所以,李姐和楊姐天天就泡在廚房裡。商老是絕對的指導,但實操,還得看楊姐。李姐都是一個打下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