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新月知道,給自己留著吃的,肯定是商老都同意的。
不過,也知道自己準備做這個生意的話,那就得先自己家過得了關啊。
於是也就坐下來開始吃。
商老笑咪咪的坐在一邊看著,楊姐有些忐忑的站在廚房門口看著。其他的人或坐或站的都在周圍,都看著梁新月嘗粥呢。
「這個你平常早餐都可以吃,是加了紅棗蓮子熬的,這個熬了足足兩個小時的。這粥補氣血,我讓小楊把蓮子先煮了一下,去去味,然後才熬的,我嘗過,沒什麼怪味,隻是略偏甜口。」
「不過要是喜歡甜口的,吃著還是很舒服的。」
商老在介紹著,梁新月細細的品。
真的是得細細的品啊,因為不然就不知道是什麼味了。這粥熬得太好,入口即化!而且甜而不膩。
眼看著梁新月連吃了幾勺還要吃。商老直接把碗都端開了。
「嗯嗯,我還要吃啊?」
商老遞過來一杯白開水:
「淺嘗,淺嘗,你是來嘗味的,不是來吃飽的。」
一句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起來。
彩雲很有眼力的拿來一個盆子:
「姐,吐在這裡面。」
這杯白開水是讓她漱口的,但看看盆子,再看看周圍的人,梁新月一口開水一下子就給吞下去了。
再一次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起來。
梁新月笑著說道:
「這…這下可好,我又把漱口水給吞了。」
笑鬧了,商老又推過來第二碗。
第二碗不是發紅髮黑的,是一碗白粥,要不是在攪動的時候發現裡面還有白合片,梁新月都要以為這就是一碗白粥了。
梁新月嘗了一下,這次商老沒有介紹,大家都看著梁新月,就等著看他說出自己嘗了後的結果。
梁新月嘗了一勺後,又想吃第二勺了。
「先說說味道。」
梁新月笑道:
「好吃,微苦,微鹹,但爽口,吞下後,嘴裡有點回味中帶了點甘草的甜味。讓人想吃下一口。」
說著,又舀了一大勺放到嘴裡。
這下是周國良上前端開的碗:
「不能吃多,等一下你還要不要吃晚飯了,還有兩碗等你品呢。」
這下樑新月都主動拿起白開水,然後起身去了後面的廚房,漱了口後走了過來,又開始嘗第三碗粥。
這一碗粥明顯是加了青菜的,因為裡面有肉,有菜葉。
這碗不用說,是鹹口的。
嘗了一下:
「這碗應該是加了參類的。也很好吃,肉都是細細的不用嚼。」
商老點了點頭道:
「確實是加了參的。補氣血類的。」
再漱了口後又嘗最後一碗,還是不錯:
「這一碗,是不是帶了點腥味的東西?我…我怎麼覺得有魚的味道。」
一聽他這麼說,周國良馬上想到她聞不了魚腥味,馬上就把白開水遞了過來。
商老卻是眨都沒眨眼的看著梁新月。
梁新月接過了白開水,但卻沒有喝。頓了一下看向商老:
「我是不是過了反應了?我沒有想吐呢?」
眾人也反應過來了,她都吃下去了,還說出來了,但沒有想吐。
商老哈哈笑道:
「這兩天我給你紮針時也注意調了你的胃經,所以,再加上,你因為喜歡泥鰍吃泥鰍都沒有問題,這樣,你對魚的腥味也就慢慢的接受了。隻要你不吐,以後就可以吃點魚。吃魚對孩子很好啊。」
李嬸笑道:
「這樣好,本來新月是很喜歡吃魚的,這麼久沒吃了,明天我就去買魚,新月,想吃什麼魚?」
商老在一邊說道:
「鯽魚吧。買些鯽魚回來弄給她們倆個懷孕的吃。我們這些人就可以隨便吃什麼魚。」
梁新月笑道:
「那行,除了鯽魚,看什麼魚刺少,就買刺少的。吃魚別的不怕,就怕家裡的孩子們。」
這個倒是真的,吃魚就怕孩子們,大人擔心,就得仔細著挑刺。
梁新月又端過來那碗帶了魚味的粥說道:
「那我再吃兩口吧。這四碗粥,我一個人是吃不完,別浪費了。國良,來,你挑兩碗,分擔了。」
周國良笑道:
「你想吃排骨啊,今晚吃排骨,這四碗你就都留給我也行,我幫你吃完。」
洪嫂子忙道:
「對對,今晚吃排骨,來來來,擺桌子吃飯。」
最後梁新月還是挑了那碗肉粥說道:
「那你幫我吃三碗吧,我把這碗吃了。」
一家人各自幫忙,擺筷子的擺筷子,拿碗的拿碗,上菜的上菜,帶孩子洗手的,各個都忙了起來。
就這兩口子坐在那裡開始嘗粥。
吃了晚飯後,梁新月還是去消了一會兒食,兩人牽手走到了傢具店那邊去。
梁爸現在也是每天在家裡吃飯,這邊梁新月另外請了個附近沒事做的婦女來做飯,梁爸現在每天隻管著收訂單和量尺寸這些,然後要送貨就跟著去送貨收錢。
但晚上,他還是住在這邊,一來是這是女兒的店子,他看著才放心。二來那邊一家子,除了李嬸和那個洪嫂子外,都是有文化有身份的人,他覺得自己住在那裡不太合群。還是住這邊。
梁新月也知道他現在和這幾個木匠也熟悉了。住在這裡也算幫自己看著點。
特別是要求梁爸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查看一下,千萬不要留火星子。
傢具廠裡的東西,都是易燃物。小心才是硬道理。
兩口子過來坐了一會兒,與幾位木匠聊了一會兒天,知道一下現在的傢具的走向,還知道了在城東那邊,也開了一家傢具店了,而且人家在模仿他們的傢具。
梁新月知道,這肯定是必然的事,人家隻要捨得買了一套回去就可以跟著做。
但是梁新月也有點小心思,所以,每一套傢具上,都有他們家獨有的記號。
這點,隻有劉師傅和梁爸知道,其他的木匠都不知道。
「別人跟著學,那是遲早的事,但你們別擔心,我們還有新式樣的。我說了,每個季度都會有一款新的。」
轉了一圈回來,兩人又商量了一下粥店的事,回到家裡一大家人還在院子裡坐著乘涼,晚上沒什麼車,門前的大街上都是孩子們在瘋跳。
所以,他們家的門前也不例外,還不用擔心沒得夥伴,就自己家的孩子就夠一個小球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