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新月正陪著張教授走出學校來,接下來是要送他回省裡去與程副部長他們匯合。
沒想到出來才發現,周國良也等在外面。
看到梁新月身邊站著一個中年女子,周國良就沒有主動上前打招呼。梁新月卻是開心的叫著:
「國良,過來,這是張教授。」
然後又恭敬的向張教授介紹道:
「張教授,這是我愛人周國良,他在軍區工作。」
張教授打量了一下周國良,伸出了手:
「周同志,你好。」
周國良先是敬了個軍禮,然後也伸手回握道:
「張教授,你好。」
周國良伸手之前,還多看了梁新月兩眼。
他們是夫妻,自然感覺到了梁新月對這位教授的不一樣。
就剛才梁新月介紹他的時候,感覺到了一種向自己尊敬的長輩介紹自己的那種心情,有些急切,有些開心。
張教授笑了笑道:
「你愛人是來接你下班的?那你們回家去吧。不用送我都行。」
梁新月馬上道:
「那怎麼行,你這邊過去還是有點遠,我這有車,我送你就是了。」
周國良也笑道:
「是的,送你去很方便的。」
周國良轉頭跟開車的梁二喜說了一聲,梁二喜開車回了軍區去了。
梁新月就帶著張教授上了車,周國良就成了司機:
「新月,去哪裡?」
「去省政府。」
「好。」
梁新月和張教授都坐在後排,兩人坐下來後,張教授還在感嘆道:
「你的專業方面的知識讓我很是驚訝,根本看不出來你隻二十幾歲啊,小梁,好好乾,不隻是要把地種好,還要把理論也要做好。」
「我看了你寫出來的這個書,真的不錯,回頭我給你再修修,弄成了教材,讓更多的農學者們都學學。」
這麼完整的農業學的書,寫得這麼詳細,並且有圖有文字的,十分的少見,專業性十分的強,沒有多年的積累是寫不出這樣的書的。真的不知道這姑娘是在哪裡學來的這個知識。
張教授覺得今天來這個學校是真的來對了!
從上午開會看到的那些資料,到現在看到的這本非正式出版的書,張教授覺得,自己看到了農業這一門,正在這裡開始快速的發展著。
梁新月認真的接受指導著,很認真的回道:
「教授,你仔細著看,有什麼問題都請提出來。我也是第一次寫這個書。我也是想讓更多的人真正的了解到這些知識。」
張教授點點頭道:
「嗯,你的想法我明白。我也是想讓更多的人,把農業從普通的傳統的種植和科學的種植相結合聯繫起來。」
「隻是啊,我好像走錯了方向,而是你倒是走對了。」
梁新月有點不安的『啊』了一聲。
張教授認真的說道:
「我確實也是在往這方面努力,但我一直隻是在學院和辦公室間努力,也就是說,我那點努力的方向,一直是在自己的想像和一些理論上,不像你這邊,結合了實際,而且還帶著大學生一起做,從實際中得出來的知識,才是真正經得起考驗的知識啊。」
張教授談起了他這一趟是怎麼要來的。
「當時我們系接到了部裡的通知,說是想讓我們派兩個老師來這邊一起看看這個省上報的那個鄉的成果,是真的還是假的。」
「所以,我來了,我當時是沖著他們的報道裡講你這裡冬天種出了夏菜,保證了一個縣城的冬環顧的蔬菜供應。我就來看看了。」
梁新月點點頭道:
「嗯,可以,到時你跟我們到縣裡去,再去村裡去看看,就知道是怎麼種出來的了。」
張教授笑道:
「我們來之前也是做了一些功課的,我也知道了你們縣的今年的種植計劃,現在看來,那個計劃就是你做出來的吧?」
「是的。」
梁新月笑著說道:
「不隻是我們縣的種植計劃,還有西梁縣的種植計劃也是我做出來的。」
張教授點點頭道:
「引得上面關注的,就兩件事,一是防沙治沙的事。還有就是新水村的總體收入,現在成了一個小焦點了,這就引出了你的新農村種植計劃,這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梁新月點了點頭,她聽得出來,張教授是認真的在給她講一些他們此行的一些事。
自己知道了,心中就有了準備了。
說話間,就到了省政府裡了。
梁新月還是認真的把張教授給送到了辦公室去。
周國良就把車停進了樓下的停車場裡,然後下了車來等著她出來。
梁新月一進去,就被喬副省長等人給叫住了。
「小梁,快來,這邊還有幾個問題要問你呢。」
梁新月也馬上就走了過去,果然,也是圍繞著新農村的事,梁新月就準備好好講講了。倒是張教授笑道:
「小梁,要不要把你愛人也叫上來?人家還在樓下等著你呢。」
喬副省長頓了一下笑道:
「小梁,周副軍長過來了?」
梁新月笑道:
「是,每周六他下班就會到學校接我,所以,今天也是到門口接到我。」
喬副省長招手叫來了助理:
「小曲,你下去把周副軍長請上來。等一下我們一起去吃飯。」
梁新月忙道:
「不用不用了,曲同志你告訴他,讓他先去我父親那邊就行。」
梁新月有點自責,剛才也應該想到,上來了有領導在,自己就不能走,好歹人家是來調查自己那邊的新農村種植計劃的。
喬副省長卻還是說道:
「小梁,你就別管了,小曲,去請周副軍長就是了。」
張教授這才知道,看著年紀輕輕的周軍官,居然是個副軍長呢。
梁新月也就不堅持了,小曲下去接周國良,而梁新月就認真的從頭開始講起新農村計劃是什麼計劃。
因地制宜,天時,地利,都得有些講究,如果隻是搞科研,那就一畝三分地都行,因為條件不夠的話,做實驗會把條件創造夠的。
但要是老百姓的收成不好,要餓肚子的話,那可就觸底了。
不管是哪一朝代的百姓,都是想著不能餓著了。餓了老百姓,會出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