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夫人被迫覓王侯

正文卷 第六百五十九章 動身

夫人被迫覓王侯 雲霓 4553 2025-09-02 14:06

  太師下了決定,大軍先北上,然後再向東行進,最終的目的是繞一圈南下。

  為何要這樣大動幹戈,自然是怕被蕭煜察覺。

  如此行進還有一個好處,沿途可尋找相王兵馬留下的痕迹,這期間萬一蕭煜來襲,他們還可能立即做出反應。

  太師給自己留了很長的時間來做安排。

  半路大軍歇息的時候,杜莫帶着人特意去鄉裡打聽消息。

  侍弄田地的老農被攔下問話。

  “最近有沒有瞧見大軍從這裡路過?”

  老農沒有思量就點頭:“有哩,大概五天前,有一支大軍路過,他們還向鄉裡征收米糧。”

  說完這話,老農仔細看着杜莫:“您可是位将軍?”

  杜莫點點頭。

  老農欲言又止。

  杜莫見狀,伸手掏出一塊碎銀子遞給老農,老農見狀面色一變,立即擺手:“不能哩,不能哩,怎麼能收大人的銀錢,大人有什麼話問小老兒就是。”

  杜莫再三勸說,老農看着那銀子,明明露出渴望的神情,手依舊在袖子裡顫抖,說什麼也不肯要。

  杜莫心中冷笑,農戶見到官員就如此,便是主動給他們賞賜,他們也不敢伸手來接。

  将銀子收起來,杜莫道:“還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老農被杜莫這樣一問,隻得老老實實地道:“那些兵卒……放任馬匹踏入田地,毀了不少莊稼,這附近五個村子遭難,大家還想去衙署告官呢。”

  杜莫心中一喜,吩咐老農:“立即帶我前去查看。”

  就這樣杜莫親眼看到了田地裡的馬蹄印,從留下的深淺和形狀來看,是戰馬無疑。

  另外放出去打聽消息的兵卒也回來了,還帶來一個婦人,婦人講述了那些人如何進家中搶奪糧食。

  “不但帶走了糧食,還拿走了家中的雞、鵝,若非有大伯一家幫忙,就連我也要被羞辱了去。”

  “他們還丢下一袋糧食,說與我們換的,那些糧食早就泡了水,一多半都吃不得了。”

  婦人家中還有沒丢棄的糧食,也被兵卒找到拿來太師面前。

  這樣的情形比比皆是。

  讓衆人确定的是,确實有一隊兵馬路過,而且行進的方向是東北沒錯。

  大齊有多少兵馬,早就在太師心中,而且那些兵卒的行徑,與相王麾下的兵馬一般無二。

  丢下的米糧更加能佐證這一點。

  相王帶兵冒雨離開,米糧必定受潮,若不能及時吃掉,有些難免就要壞掉,于是他們就沿途搶奪百姓的糧食。

  杜莫道:“如此看來,能确定他們曾在這裡停留,除非是蕭煜故意安排的,否則相王大軍就離我們不遠。”

  真的是蕭煜安排,那還好了,蕭煜為了迷惑他們,分出兵馬來走這一趟,若是他們不上當,蕭煜這一趟就算是白費了。

  杜莫覺得蕭煜不可能這樣做。

  太師道:“再去問問有沒有逃兵?”

  逃兵嘴裡說的話,才是真話。

  杜莫自然派人手前去,不過太師也沒有等着,而是沿着相王大軍的痕迹繼續前行。

  前面的馬蹄印記始終沒有消失,一支看不到的大軍就行進在他們前方。

  到了第三日,杜莫的人帶回了兩個逃兵,審訊了一番之後,确定他們是跟着相王的兵馬前行。

  杜莫問道:“為何要脫逃?”

  逃兵早就吓得魂飛魄散,結結巴巴地回話:“我們被分在四公子麾下,……就在十日前,我們外出打探消息後,回到營中時,發現營中亂成一團,才知曉是蕭煜命人襲營。”

  “王爺生怕蕭煜再次前來,命大軍連夜開拔。”

  逃兵說到這裡臉上露出幾分苦楚:“因為我們這些斥候沒能及時發現偷襲,連同四公子也被王爺責怪,四公子就将怒氣發放在我們頭上,我們動辄就被軍法處置,還不給飯食。”

  逃兵說着露出自己身上的傷痕:“我們也是沒有法子,再不逃走,定會被打死,求太師念在我們有苦衷的份兒上,給我們一條活路。”

  逃兵的模樣不像是在撒謊。

  杜莫吩咐人将逃兵帶下去看管,然後湊上前與太師低聲道:“我們現在要怎麼辦?”

  到現在,太師确定,就是他推測的那般,相王被吓走了,蕭煜借機向他放出假消息。

  “蕭煜的兵馬應該埋伏在去東南的路上,”太師道,“這是我們的機會。”

  從起事之後,他等到最好的機會。

  “讓人帶着兵馬繼續沿着相王留下的痕迹進發,”太師道,“留下五千精兵,随我南下,不用去知會相王,既然我們要偷襲,知曉的人越少越好。”

  萬一被蕭煜察覺了他們的行蹤,隻會覺得他們要與太師會合,蕭煜的斥候再厲害,他分兵了兩次,短時間内也弄不清楚他的意圖。

  而五千精兵足夠做很多事了。

  杜莫臉上滿是激動的神情。

  躲藏這麼久,總算可以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

  帶着五千人不聲不響的離開,也許别人做不到,但太師不一樣,他還是留下了不少暗棋,剛好可以提前為他打開通路,一直順利地走到了衛州。

  從衛州乘船前往胙城,胙城留守的兵馬不多,他能輕易拿下一城,順利的話還可以直奔封丘。

  這足以吓到小皇帝和大齊朝廷。

  退走的時候隻要再次渡河。

  當衛州官員打開城門的時候,太師覺得自己多年的安排果然沒有白費,那官員直接拜倒,當年若非太師,他早就死在大牢中,多虧太師為他伸冤。

  太師将寇威扶起來:“本不想殃及你們,但現在我們已被逼的無路可走。”

  寇威一臉激動:“老師不來,我也準備帶兵投奔,老師不主事,我等也沒必要再為朝廷效忠,這次助老師成事之後,學生就帶着衛州的兵馬與老師一同離開。”

  太師伸手拍了拍寇威的肩膀:“船準備好了嗎?”

  寇威應聲:“學生這就帶老師去看。”

  太師随寇威前往,果然瞧見了四十餘艘大船停泊在那裡,不由地有些心驚:“你湊到了這麼多船隻?”

  寇威就露出得意的神情:“這是學生在衛州多年,私底下攢下的家當。從前都藏匿起來,如今總算有了用武之地,等老師登船之時,學生也陪在左右,親自為老師掌舵。”

  太師總算露出欣慰的神情:“你将船隻聚在一處,恐怕已然驚動了附近百姓,事不宜遲,我們明日就動身。”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