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殺雞儆猴!
皇帝高坐于巍峨寶座之上,周身散發着讓人敬畏的威嚴。
那寶座以純金打造,九條五爪金龍盤旋而上,龍身蜿蜒,龍須飄動,龍眼在燭光映照下閃爍着攝人的光芒,仿若随時會活過來扞衛皇權。
這皇帝就是這般奇怪,原本以為他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病秧,如今一看,這哪裡是什麼病秧子?分明是一頭擇人而噬的猛虎!
柳林站在人群之中滿心疑惑,周圍的人也是頻頻擦汗,這種感覺,這種感覺當真是對他來說有些新鮮!
而就在此時皇帝的目光如利刃般掃過衆人,突然落在幾州世家豪族的代表身上,聲音陡然變得冰冷:
“益州武家、豫州霍家,朕向來知曉你們在地方的作為。這天下雖大,可朕的眼睛無處不在。你們為家族私利行事時,也該掂量掂量,莫要觸碰到朕的底線!”
這些世家豪族代表,平日裡在地方威風八面,此刻卻吓得臉色慘白,身體微微顫抖,紛紛跪地,額頭緊貼地面,大氣都不敢出。
而就在此時,這皇帝的聲音瞬間降至冰點,冷冽刺骨:
“兖州刺史,你可知自己犯下了何等滔天罪行?!”
言罷,他伸手拿過一旁案幾上那份沉甸甸的奏章,緩緩展開,每一個動作都裹挾着千鈞之力。
“朕問你,數月前,兖州邊境與蠻荒接壤之地,連續數十個鎮子慘遭屠戮,百姓無一幸免,可是你所為?”
皇帝的聲音仿若雷霆,在空曠的大殿内不斷回蕩,震得衆人耳膜生疼。
兖州刺史聽聞此言,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雙腿一軟,“撲通”一聲重重跪地,額頭冷汗如雨下,豆大的汗珠滾落地面,他聲音顫抖,帶着一絲慌亂辯解道:
“陛下……陛下明鑒,這其中必定有誤會,臣……臣絕無如此喪心病狂之舉啊……”
皇帝怒極反笑,笑聲中卻無半分笑意,繼續宣讀奏章,字字句句猶如奪命追魂咒:
“你為給先天不足的兒子煉制一顆彌補缺陷的丹藥,竟喪心病狂地勾結蠻荒土着,借他們之手屠殺數十個鎮子的無辜百姓,用他們的鮮血與生命為你兒子的丹藥獻祭。那數十個鎮子,原本炊煙袅袅、百姓安居樂業,瞬間化作人間煉獄,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兖州刺史癱倒在地,渾身顫抖如篩糠,還妄圖垂死掙紮,聲音帶着哭腔喊道:“陛下,這……這都是有人蓄意陷害臣,是他們編造的謊言,臣冤枉啊……”
皇帝怒目圓睜,雙眼似要噴出火來,猛地一拍寶座扶手,扶手瞬間崩裂出幾道裂痕,他大聲咆哮道:
“還敢狡辯!朕這裡有蠻荒土着的供詞、幸存百姓的血淚控訴,還有你與土着往來的信件,鐵證如山!你兒子服下丹藥後,修煉天賦突飛猛進,震驚朝廷,可這背後卻是無數冤魂的泣血哀号!”
說罷,皇帝将那一疊如山的鐵證狠狠扔在地上,發出沉悶而又震人心魄的聲響。
兖州刺史看着地上的罪證,面如死灰,身體徹底癱軟,如同一灘爛泥,再也說不出一句話,隻能不停地磕頭,額頭磕在堅硬的地面上,瞬間鮮血直流,嘴裡喃喃求饒:“陛下饒命!陛下恕罪啊……”
皇帝大手一揮,毫不猶豫,厲聲下令:
“拖出去,斬立決!以正國法,以慰冤魂!”
幾個如狼似虎的侍衛立刻上前,架起癱軟如泥的刺史,将他拖出大殿,隻留下他絕望而又凄慘的哭喊聲在殿外漸行漸遠,直至消失不見 。
而此時皇帝的怒火甚至還沒有消去,隻見他站起身來,語氣低沉的開口說道,“天天吹噓他家的麒麟子,天天上表,讓朕賞賜予他,說有他家的麒麟子在,他家能世世代代的效忠于朕!世世代代的代天牧民!”
周圍的氣氛仿佛凝固,而此時皇帝的怒吼聲也宛如龍吟!
“這簡直就是屁話!如今末法時期,天地靈氣質量下降,你們為了長生,為了增強力量,搞一些歪門邪道陣可以不追究!有能耐去殺外族人!你們搞多大朕都不予理會!欺負自家手無寸鐵的百姓算什麼能耐!!”
衆人被吓得噤若寒蟬,誰也不敢說話,門外很快就傳來了那人的慘叫聲,血淋淋的腦袋也被端了進來!
滿是黃金色澤的皇宮,大殿之中瞬間充滿了血腥味,這種反差的感覺,當真是不足為外人道也!
處理完此事,皇帝神色稍緩,看向柳林,臉上露出溫和笑意:
“幽州柳愛卿,如今幽州戰事吃緊,并州亦不太平。若有任何所需,糧草、兵馬、錢财,但凡開口,朕無有不應允之理。”
柳林心中一緊,作為漢朝烈皇帝的子孫,他對這位司馬氏皇帝本無好感,此刻更是五味雜陳。
但在這皇宮大殿,皇帝威嚴盡顯,周圍大臣林立,形勢比人強,他隻能強壓下内心的情緒,裝作一副忠臣良将的模樣,忙出列跪地。
他雙膝重重磕在冰冷堅硬的漢白玉地面上,發出沉悶聲響。
柳林低着頭,額頭幾乎貼于地面,聲音因情緒複雜而微微顫抖:
“陛下如此厚愛,臣誠惶誠恐,感激涕零!臣定當竭盡全力,守好幽州,不負陛下重托,不負朝廷厚愛!”
柳林跪在地上,感受着大殿内壓抑的氣氛,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凝固了,沉重的壓力讓他幾乎喘不過氣。
巨大的盤龍石柱頂天立地,石柱上的巨龍仿若活物,居高臨下地注視着他,仿佛在審視他的忠誠。
殿内的燭光搖曳,映在大臣們嚴肅的臉上,讓這場景愈發顯得莊重而壓抑 。
皇帝望着跪地的柳林,突然展顔一笑,那笑容讓人捉摸不透。
他伸出手,輕輕一扶,刹那間,一道青藍色光芒在柳林身側閃爍,光芒柔和卻有力,仿若一隻無形的手,輕輕将他托舉起來。
柳林隻覺一股奇異的力量托着自己,這力量既不是熟悉的内氣,也不是修煉得來的真元,倒像是世界之力與天道之力相互疊加,神秘而又磅礴,令他暗暗稱奇。
柳林站起身,依舊低垂着頭,臉上裝出一副激動得難以自已的模樣,心跳卻不由自主地加快,暗自警惕起來。
就在這時,還沒等皇帝再度開口,一名大臣越衆而出,手中高舉奏章,聲音洪亮,打破了大殿的平靜:
“啟奏陛下,臣有要事上奏!這柳林的長相,與前些年在江南五省興風作浪的反賊劉恒極為相似。懇請陛下明察,若柳林真是反賊之後,朝廷卻還對其委以重任,恐怕天下大亂,就在旦夕之間!”
此言一出,大殿内頓時一片嘩然,衆人的目光紛紛聚焦在柳林身上,猜疑、審視、幸災樂禍等各種眼神交織。
柳林心中“咯噔”一聲,表面卻依舊鎮定,内心卻快速盤算應對之策。
皇帝像是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出,神色從容,慢悠悠地回到寶座上坐下,眼神玩味地盯着柳林,開口道:
“哎呀,柳愛卿,此事你作何解釋?莫要驚慌,有什麼話但說無妨,朕必定為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