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124章 有什麼事,等你娘醒了再說
“小魚!”
正裹得嚴嚴實實,剛出雜貨鋪的池魚,聽到大哥的叫聲,忙側頭看去。
就見她大哥眼底露出哀求,而她姐一副要不行的樣子,頓時吓了她一跳。
“大哥,大嫂這是怎麼了?
你快帶她去我屋裡,把她手上拿着的東西,扔地上去,晚些我來拿。
對了,廚房裡還有很多紅糖姜茶,稍後給她喂些。”
話落,她顫抖着嗓子,大聲朝雜貨鋪裡喊:
“阿登媳婦,出事了,快來幫忙。”
雜貨鋪裡頭,正在給兩個孩子喂水的劉玲玲,聽到出事這話,頓時手中的碗直接掉落在炕上。
此刻她也顧不上那麼多,人在下炕床的同時,朝正呆愣在那的柳梅喊:
“二弟妹,我剛才聽到小姑喊什麼大嫂,想來是娘出事了。
你幫我看着點壯壯,還有阿立跟阿光,我出去看看怎麼回事!”
柳梅原本已經靜下心來,在用手沾水寫今天小姑教的字。
誰知聽到這消息,驚得她久久回不過來神。
等到回神,就下意識就要往外跑。
可在下看炕的時候,又想起剛才大嫂的話。
她看了一眼炕上的三個孩子。
除了壯壯還小,什麼都不懂外,阿光和阿立,可能受大人情緒影響,這會兒都是一副要哭不哭的模樣。
沒辦法,她隻能安撫好他們的情緒,才走到雜貨鋪門口,往外看。
可惜四處白茫茫一片,除了不遠處地上的兩袋東西外,是一個人也沒有。
她緊了緊身上的衣服,又将帽子戴好,才出雜貨鋪,朝那兩袋東西走去。
待走近了,在看到袋子裡露出的稻草後,便傻愣在那。
前天晚上氣溫驟降,之後在寅時就開始狂下暴雪。
這雪下得不算突然,但卻格外大。
等到昨兒午時,雪已經快到她的小腿肚。
而族裡大夥兒在後怕的同時,也感念小姑。
然後幾個編織手藝不錯的婦人,就合起來連夜做了兩個草簾子。
之後由桂花伯婆領頭,帶着族裡幾個年長的大娘,鄭重過來感謝小姑。
今早一個,被小姑挂到了正房門口。
剩餘一個,則是因為雜貨鋪要開門做生意,便挂在那。
這一用,雜貨鋪可以打開門,也不會因為人的進進出出,就氣溫驟降。
然後她中午在吃飯的時候,說他們家裡要是也有就好了。
這樣堂屋一個,大嫂的屋子挂一個,阿光和阿立也就不怕冷。
她萬萬沒想到,自己不過是随口那麼一說,婆母就往心裡去了。
眼下婆母要是沒事還好,萬一有事,那她就是大罪人!
這般想着,柳梅的面色變得煞白,同時整個人也猶如卸了力一樣,手中緊緊抓着兩個袋子,卻使不出一絲力氣來。
池登從炭山回來都沒歸家,就先到小姑這邊來接媳婦,還有大嫂跟侄兒們。
結果還沒走近,就見自家媳婦傻傻地站在雪地裡,也不知道動一下。
見狀,以為媳婦出什麼事的他,納悶道:
“媳婦,你傻站在那做什麼?”
回過神來的柳梅,見到池登,下意識吓得渾身哆嗦。
很快又反應過來,她有些想哭,但也知道現在不是哭的時候,就用力甩了甩頭。
在将帽子上的雪都甩出去後,才咬緊腮幫,使出渾身的力氣,拖着那兩個袋子朝前走了幾步。
“當家的,娘出事了,你快去看看咋回事!”
話落,她低下頭,壓根不敢去看眼前人。
她現在隻盼着娘能沒事,她願意用自己十年的壽命去換。
要是娘有個好歹,她也不想活了……
池登是歡歡喜喜地過來的,在聽到這話後,大步追上前。
之後一手拉着媳婦,一手扯過她手上的袋子,往老宅走。
等到大門口,他才松開手,看向正房屋檐下的人。
“爹!”
池大虎看到自家老二,伸手使勁地抹了把臉,啞聲道:
“來了?”
“爹,小梅說娘出事了?現在如何,是在小姑屋裡?”
“嗯,在你小姑屋子裡!
這會兒裡頭有你小姑跟你嫂子在,應該沒什麼大事。
說來,她是為了給你們弄些稻草做草簾子,然後給凍得。”
池登這幾天都在炭山燒炭,還不知道什麼草簾子的事。
聽到娘是為了他們,就内疚道:“對不起爹,是我們不孝,讓你跟娘操心了!”
而站在門口,不敢進來半步的柳梅,在聽到婆母果然是為了給他們做草簾子才如此,頓時雙膝一軟,直接跪坐在地上。
她雙眸泛着淚光,啞着嗓子,對池大虎道:
“爹,對不起,都是我得錯!”
池登才往院子走兩步,聽到這動靜,再聽那話,立即轉頭朝後看。
見自家媳婦,就這麼跪在冰冷的地裡,心尖一顫。
“小梅,你……”
柳梅壓根不敢看當家的眼神,隻能低頭垂眸,說:
“當家的,對不起,都是我的錯。
是我看到族人給小姑送草簾子,然後今天中午吃飯時,就說我們家要是也有就好了。
我不僅這麼說,還帶上了阿光阿立,說家裡要是有,兩個孩子也不會凍着。
我隻是說話不過腦,壓根沒想到,娘會往心裡去。
還在這大冷天,出去割稻草……”
池大虎沒怪二兒媳婦,聽到這話,就對池登道:
“阿登,地上寒涼,扶你媳婦起來。
有啥事,等你娘醒了再說。
現在幾個孩子還在雜貨鋪裡,你們兩口子得幫忙看着點!”
池登心裡很是愧疚,心中更是有千言萬語想說。
最終看到爹臉上露出的疲憊,隻能将所有到嘴邊的話,都咽了回去。
“好!”
*
再說池氏一族,今年也就池東一家想嘗試看看,能不能種稻子。
然後拿了兩畝靠近小山泉的荒地,灌溉成水田。
前面都好好的,結果在灌漿時,也不知道是哪出岔子。
最終每一束稻子裡,也隻有三五粒是飽滿的。
其餘的跟灌漿時,遇上大旱缺水一樣,全是癟的。
連尋常地裡的三成,不,是一成都達不到。
一年的辛苦,就換來這麼個結果。
池東一氣狠之下,就沒讓家裡人收,甚至還揚言誰想要,自己去收。
而村裡的其他人,在知道這情況後,更是不想浪費那個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