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仲淵的摸著稀泥裡的泥鰍,幾個孩子也上了興緻,最後的結果,是一院子的孩子,都是頭髮上,臉上都是泥。
大家還玩得開開心心,因為泥鰍太滑了,小的幾個根本捉不住,他們也就是順便玩稀泥就是了。
好在有大寶還能捉幾條。
把泥鰍清理完了,小何一後提一個,直接提到了洗澡間裡,直接一個一個的按在水籠頭下沖洗著。
至於丫丫和小佳佳,就是彩雲負責了。
把幾個孩子洗好了過來,就看到了呂仲淵在用剪刀剪掉泥鰍的頭,然後再把肚子給剪開,清理乾淨了。剩下的就全是肥肥的肉肉的泥鰍的身體了。
華老笑道:
「沒想到這裡的泥鰍這麼肥。」
呂仲淵笑道:
「不止是肥,晚上你吃著就知道了,還特別的好吃。」
呂仲淵這邊清理完,都十二點多了。吃了中午飯後,他還是開著車去了單位。
梁新月正在和紀舒核對一些數據,呂仲淵敲了一下辦公室的門就走了進來:
「老呂,你回來了!」
梁新月驚喜的表情還是讓呂仲淵翹起了嘴角:
「嗯,中午到的家,吃了飯就過來了。」
說著,呂仲淵坐到了一邊,紀舒去幫他倒了一杯水。梁新月把她的資料直接就遞給了呂仲淵:
「你看看這個。」
呂仲淵看看手上的材料,也就是上周出去的一個彙報材料。梁新月說道:
「星期五老喬就回來,他說星期六那天召開防沙治沙工作小組的會,這個報告,到時要在會上念的,你幫小紀審核一下。」
呂仲淵點了點頭,喝了一口水,直接就開始看材料。順手也從上衣口袋裡拿出來了鋼筆,開始修改一些地方。
但真的修改的地方隻有幾處,看完後說道:
「小紀,不錯,這份材料寫得不錯。」
紀舒臉紅了:
「這是第三次改了的,第二次的是沈哥幫我看了,這次的是讓梁副廳長給我審了我重新抄出來的。」
梁新月笑道:
「我沒看出什麼問題,寫這種材料,我還真的不行,我看了第一稿,基礎打得不錯,小沈修改得也很不錯,我隻看了一些數據上的邏輯問題。現在呂主任看了,可以定稿了。」
紀舒開心得嗯了一聲,從呂仲淵的手上接過材料。
梁新月叮囑道:
「你先要好好的抄一回,然後再自己默默的熟悉讀一回,回頭開會時,我可是會讓你自己來念這個稿子的喲。」
紀舒知道,這是給自己機會,小臉兒紅是紅,但卻兩眼放光:
「嗯,我會認真的讀熟的。」
紀舒回自己的辦公室去了。梁新月看向呂仲淵:
「製藥廠的事解決了?」
「不是大問題,溝通上的問題,調和一下就是了。我去驗收了一下育苗基地,我隻從修建上去查看了,有些問題,我們開了會,把發現的問題列了出來,後續小魏和老任會看著辦的。」
「秋收的事,我也把西槐全清理了一回,秋收的布置不錯。」
他剛說著,梁新月馬上說道:
「你說這個,我也正要提,秋心京市裡可能要下來人去西槐看。他們上次說的要去查看西槐的成果,這次可能要來人。」
呂仲淵笑一下說道:
「你接到消息了?」
梁新月小聲說道:
「不是我接到的消息,是龐姐在部裡有人。那個程副部長,是龐姐的姐夫。人家悄悄的提醒了一下。龐姐今早跟我說的。」
呂仲淵有些意外。說實話,龐副廳長有後台,這事很多人都知道,但知道她後台是誰的人並不多。呂仲淵就不知道。
現在聽說是程副部長,也就笑了一下說道:
「沒關係,我去西槐時我就想到了這個,所以,我跟任局都打了個招呼的,他那邊有預備方案,等一下再給他打個電話,他們就會做點準備。」
想想又說道:
「其實你也不用擔心,我都走了一圈的,我看了,他們的工作做得很不錯,就是被突然檢查也不會有大問題的。」
梁新月點點頭道:
「沒事就好,在基層做事倒還好,心中有底,這坐到這辦公室來了,倒是覺得心裡沒底了。就怕下面出了什麼問題。」
呂仲淵把在下面看到的一些事,都給梁新月講了一下:
「那個郭小雪暫時沒回來,也是和你一樣,懷孕了。說是才兩個月,怕路上太顛簸了。」
「楊姐,我也跟她說了,到時她和兩個兒子一起到省城來,孩子讀書,她開始學著熬粥這些事。等一下我出去看看那個店子的事。」
呂仲淵輕聲說著回去看到的人和事:
「對了,我還給你帶了你最想吃的東西回來。」
他的話一說,梁新月馬上就應道:
「是不是泥鰍?」
呂仲淵輕聲笑道:
「嗯,我中午到了才清理出來,你不知道家裡幾個孩子都搞得像泥猴子。」
說起家裡清理泥鰍的事,梁新月也是哈哈大笑:
「我都能想像得了,你們把整個院子搞成了什麼樣子了。這樣最後洪嫂子怕是要清理好久吧?」
呂仲淵點點頭道:
「是的,但我們覺得,孩子們開心一下就讓他們玩一下,其實,平時孩子們都很乖巧的。」
呂仲淵說到這裡:
「你真的要送丫丫去京市讀那個少年大學?」
梁新月道:
「這是一個機會,聽說還考得很嚴格,也不知道丫丫過得了關不,說是考初中知識,現在丫丫才自學完了初一的。你有空,幫她看看。」
「我也並不是拔苗助長,我隻是覺得,她有讀書的這個天賦,不利用起來,以後可能會後悔。這個孩子的前程應該是似錦的。」
呂仲淵算是他們家裡學識最淵博的人了。如果他幫助一下丫丫,應該是更能有所提升。
呂仲淵點點頭道:
「好。」
梁新月又道:
「我看了一下,小兵是個愛打籃球的,而且他打得很好,我想讓他好好學。」
呂仲淵讚賞的看著梁新月道:
「你很關心這些孩子的發展。」
「自然,我接了他們來,自然就想讓他們有個好的前程。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的特長,要是能讓他們發揮所長,那我也不枉帶了他們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