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俏軍嫂隨軍記

第726章 準備進京市

俏軍嫂隨軍記 彼岸時光 4889 2025-09-02 10:40

  

  梁新月覺得自己手上的事太多了,不然應該回去看看,搬遷這種事,本來就不好做,每個老年人都不想離了故土。

  這讓他們搬遷,隻有有足夠多的承諾才能讓他們改變了想法。

  梁新月想了一下,把人接回家後,就找了小魏過來,和小魏仔細的了解了搬遷的事。

  「呂同志說,他會慢慢勸說他們的。」

  梁新月擺手道:

  「勸說是一回事,但也有要完善的制度,從他們村子的人的生老病死的負責任的態度。」

  梁新月拿出了本子,把自己想到的一些東西寫了下來,然後和小魏講了一下:

  「老百姓是很實在的人,他們要的就是實在的好處,但也不外有幾個人是不講理的那種人,他們要的,就是超過了可以給他們的東西。」

  「你拿這個回去和老呂說,分階段執行,如果是第一批同意搬遷的,就給他們安置到街道上去,回頭就算是城裡人了,而且,他們家裡的人有多少算多少,包括小嬰兒都算,當然,肚子裡的不算,就按戶口上來。每人解決兩年的口糧,按國家給的標準給。」

  「還有,戶口這裡的註明了,就截止到一個日子,不能虧了百姓,可以提前告訴他們,去上了戶都算。」

  「按戶口上的人,每人每月供應口糧,等到藥廠建起來後,按每戶三抽二,二抽一,四抽三,五抽四,這樣子算,隻要是到時他們家裡的人,十八歲到四十歲之間的,有三個,可以解決兩個人到藥廠上班,從此,就是吃國家飯的人。」

  「懂我的意思嗎?」

  小魏點了點頭。

  梁新月繼續說道:

  「這是工作方面,還有老小問題,第一,第一批同意搬出來的,家裡的七十歲以上的老人的,這個老人死的時候,給解決1000塊錢的安葬費,有七歲以下的孩子,免了這個孩子從小學到初中的所有的學費,並且,如果這個小孩子能考上大學的,到時大學讀書時每年補足兩百塊做生活費。七歲以上還在讀書的孩子,也參照以上處理辦法。」

  小魏啊了一聲,梁新月就這個問題再解釋了一回。

  「這樣多不多啊?」

  梁新月搖頭道:

  「第一,據我了解,那邊的七十歲以上的老人確實不多,隻有幾個人,第二,小孩子雖說多,但真正能讀書的不多,說實話,我雖說這個條件鑽了一些空子,但要是那孩子真的認真的讀書,倒不外是給國家培養人才了。」

  一直坐在一邊聽著的華老輕輕的點了點頭。

  梁新月又說道:

  「這是老小的生死,當然,沒出生的嬰兒不屬我們管理了。第三點,就是生病的問題,給第一批答應搬出來的人一個優惠,把他們的人名和人都登記好,用照片為證,給他們辦理一個證明本子,是這個人,生病了,可以減免一半的藥費,六十歲的以上的老人,減免百分之八十,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全免。使用年限,二十年。」

  「也就是說,二十年後,再滿六十滿七十的,都不管。」

  梁新月一邊說,一邊做著記錄,把自己上世知道的一些拆遷補償的辦法,能用在這裡的,都想到了。

  主要就是要解決百姓的後顧之憂。

  華老在一邊聽了連連點頭道:

  「你這樣樣都為他們考慮到了,他們應該是會搬遷的了。」

  梁新月搖搖頭道:

  「華老,你不知道,很多老人的那種故土難離的情結,很難解開。擺上了很好的利益,他就是不肯搬遷。」

  華老點點頭道:

  「是的,看看我,京城給了我很好的待遇,但我就不想去養老,我寧願在這裡,我生在這裡,我長在這裡,我為這裡工作了幾十年。不想離開這裡。哪怕我還有一點點的能力,我都想在這裡幫到這裡的人和事。」

  梁新月點頭道:

  「對,我們不能批評這種選擇,這是我們刻在骨子裡的一種選擇,人老了,都想落葉歸根,都留戀故土,但另一方面,我們的國家要發展,要一步一步的走向更加的強大,那我們就得在集體和個人的利益上做一些選擇。」

  「我們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但總還是會有一些人會有遺憾的。為了國家集體的利益,人,總得有取,有舍!」

  周國良走了過來:

  「說得好!取與舍,就在一念之間。但,我們生為華國人,為了國家這個集體,個人的一些利益還是可以放到一邊去的。」

  他是軍人,首先第一個選擇的,自然是以國家的利益為重,但百姓不一樣。

  梁新月就一邊聊,一邊把自己剛才說的寫的都整理了一下後,抄了一份給小魏說道:

  「你把這個拿回去交給老呂,就按這個一梯一梯的來做,切止什麼時候簽字同意搬離的,我們給什麼優惠。」

  「越是到後面的,越不給優惠了。所得的利益就更少了。雖說我們的做法,有些殘忍,但就算是做惡人,我們也要去做。」

  「有些事,總得有人來做,把這個都交待好。還有,做工作的時候,還是要想點辦法,看好每一戶人家,有些人家是同意的,隻要有人先走了,優先拿到了好處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是看得到的。後面的人就會跟風。」

  小魏點了點頭,他因為是開的車來,邱月娥又是懷上了孩子,所以,他當晚還是沒有回去,而是選擇了周一早上一大早就帶著大寶走了。

  大寶就在車上睡覺,到了西槐時,才剛天亮。

  小魏回去正好老呂他們起來了,小魏第一時間就把梁新月寫的這個交給了老呂,並把情況說了一下,老呂看了看,點了點頭:

  「好,我再根據他們的情況,和縣裡的幾個領導商量一下。」

  任局是西槐這邊的搬遷組的組長,呂仲淵現在也位列這個工作組上的了。這是在省裡同意了的情況下,算是給呂仲淵恢復了工作了。

  雖說職位上來說,他還沒回到原來的位置,但多少工作上,已開始放開了他的工作許可權了。

  這是喬副省長和主管這個項目的梁新月做下的決定,反正是讓呂仲淵在縣裡做事,省裡的一些人倒是沒有想更多,而且並沒有給他一個職務上的官職,隻是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一樣的。

  主要的工作,因為都是他做的計劃,梁新月也是給了任局指示,在具體操作上,聽他的,任局等算是幫他兜底就是了。

  現在梁新月拿回來的這個計劃方案,呂仲淵好好的看了一下,雖說拍案叫個好,但他還是皺起了眉頭。

  不過,還是覺得,那姑娘現在做了上位者了,眼界和處理事情的手段都更果斷了。

  仔細把這些條款再加上自己因為讀了這些而想出來的一些條款重新整理了一下。然後就去找了任局長。

  一上午,呂仲淵就和任局在辦公室裡討論了起來,還把小魏也叫了過去參與了討論。最後拿出一個結果出來後,呂仲淵就給梁新月打了電話來。

  這還是梁新月到了農業廳上班後,他第一次打電話給梁新月。

  梁新月也剛和沈硯秋說完了沈硯秋手上的那本書的一些細節的處理不夠的地方。

  接起了電話,呂仲淵一開口梁新月也就聽出了是他的聲音。

  呂仲淵把自己後來加上的一些想法和梁新月叫小魏拿回去的一些想法,都綜合了一下。

  和梁新月再商量了一下。梁新月聽後也應可了,就讓呂仲淵做成文件,由縣農業局呈報到她這裡來,然後以文件的方式把這個執行方案給拿了下去。

  當然,這還要一個周期,而在這個周期裡,呂仲淵還是每天去村子裡和那些人講這個事,並把現在改了的方案也提前做了一些宣傳。倒是引起了幾戶人家的注意。

  這是六月的最後一個周六,梁新月這學期的新課到這節課上完就結束了。

  除了還是滿滿的一教室的人聽課外,梁新月在講完課後,讓沈硯秋和紀舒幫自己把一些資料給發了下去。

  蹭課的就不用有資料了,隻發給正式聽課的人,因為正式聽課的是要考試的,而蹭課的就不用考試。

  是的,現在每周六,紀舒也會過來跟著聽課,她也發現,自己要學的專業方面的知識還很多。

  梁新月的課講完了,這個年級考試的時候是七月的二號而梁新月到京市的時間也定下來了,是七月四號。

  梁新月把考試的試題也擬定了,最後交給了池老師去負責刻試卷和印刷題目出來。

  她趕著把最後的一些資料再和朱老他們幾個開個會討論一下,然後她要去京市了。

  這次去京市是三個人去,一個是梁新月,一個是池教授,還有一個就是沈硯秋。

  梁新月考慮了一下,這兩個人都是以梁新月的助理的身份去了。

  而且梁新月和朱老幾個商量好後,又和張教授通了電話,確定了進京的時間,張教授也給他們做了一些生活上的安排和提醒。

  梁新月回家也做了一些準備,進京去辦事,自然衣服這些要準備一些略好一些的穿著的。

  好在現在是夏天,多帶兩套也不會覺得很重。

  到了七月二號那天,梁新月也到了學校看了一圈考試的情況,試卷收起來後,他們沒有時間改了,隻把答案拿了出來,然後交給了另一位老師負責,帶著幾個學生做了批改。

  邱月娥就是參與改卷的學生之一。

  七月四號那天一早,梁二喜先去把池教授接了過來,梁新月上了車後,再去接上了沈硯秋,再送了她們到火車站去。這次,他們要坐火車去,還好,他們是買的卧鋪票,可以直接到京市。

  出發之前,洪嫂子還準備給他們備一些吃的在火車上吃,但這個天氣,帶吃的在路上肯定是要餿的。梁新月隻帶了點買的糕點應個急,反正火車上也是有賣吃的,可以在火車上吃飯。

  他們上車是上午十點,送他們上了車後,梁二喜才開車回了軍區去。

  這次京市之行,快則半個月,慢則怕要一個月也不一定。

  梁新月做的準備也算是很充分,他們三人買的是卧鋪在一起的,為了照顧梁新月的手不太方便,梁新月自然就住了下鋪。而其他兩人一個上鋪,一個中鋪。

  開始時,他們對面床隻有中鋪有一個人,也是個小夥子,一上車就躺在那裡一動不動,而梁新月卻是連在火車上也在忙著看資料。

  這次雖說帶的穿的不多,但帶的資料卻是不少。為了帶好這些資料,又順便要幫龐副廳長帶嬰兒車到京市,她乾脆就用那嬰兒車裝上了書推著走還輕鬆很多。

  上了車後,檢查了車票後,他們三人把行李連著資料一起推著到了餐車,找了一張桌子坐了下來,然後借著餐車的桌子就開始討論起來。

  一邊把一些書列出來的大綱做了一些分細化,一些梁新月覺得不用的,就可以刪除的,一些是要新加入的。還有梁新月自己列出來的一些大綱的書,如這學期她自己上課寫的那幾本。

  三人討論著到了中午,直接就點了餐就在這裡吃了飯,下午繼續,火車開得慢,每到一個站還要停一會兒。

  倒是讓三人這一天的時間,就又整理出來了兩本書的資料。

  吃了晚飯後,餐車的燈光也很暗,這才把東西收拾了起來,三人又回到他們的卧鋪去,可是沒想到他們回來發現他們的下鋪被人佔了。

  占他們下鋪的,是兩個孩子。

  原來是一個婦女帶著三個孩子上了車,她隻買了一張卧鋪票,她自己帶著小兒子睡在了自己的卧鋪上。就看著這對面的這個卧鋪沒有人住,就讓兩個孩子在上面睡了。

  「對不起,這是你家的孩子嗎?這是我的鋪位。」

  那女人一點兒也不講究,就算是喂孩子的奶,也不能就這麼大咧咧的啥都露出來了,而且她還睡著喂,半邊衣服都打開了。

  就連梁新月看到了都別開了眼睛,更別說池教授和沈硯秋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