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較量
「第一題便以治國之道為題,諸位可以暢所欲言。」刑部尚書一開口,幾個學子個個面露興奮。
有人躍躍欲試,往前一邁:「治國之道在於軍,隻要北梁有強大的軍隊支持,民安國順……」
洋洋灑灑說了一大篇。
百官有些認可,有些皺了皺眉。
很快到了第二位:「治國之道在於君,君若賢德,何愁國不安穩?」
說這話時視線朝著鎮王看去,有討好的意味。
緊接著第三位和第二位的觀點一樣,都是沖著鎮王而去,聽得鎮王眉頭緊皺,闆著臉不說話。
輪到展範予時:「民與君,缺一不可。」
「展公子這是耍無賴?」前頭回應的,沒好氣道:「若兩者取其一,難道君還能不如民?」
「就是,要是沒有賢德君王統治,一個國家豈能強大?周邊小國,多有昏聵者,百姓苦不堪言,也有暴君薨,新君立,不過短短幾年扭轉乾坤,百姓隻要豐衣足食,君王卻是要肩負重任,國不可一日無君,為穩軍心,順民意,理應早早立新君!」
話音落,四周寂靜。
任誰都能聽得出這話是在討好鎮王。
刑部尚書皺著眉道:「每個人的見解有所不同,不可強加,方公子,大殿之上不可無禮!」
被呵斥一頓後,方公子臉色訕訕,縮了縮脖子後退回原位。
關於國不可一日無君的事,實在是輪不著他一個學子來做決定,這一年,北梁無君,起初也有周遭小國來侵犯,不論是太子還是鎮王,稍有苗頭不對勁,便能將其拿捏。
幾次下來,誰又敢小瞧了兩位殿下?
爭歸爭,兩人一緻對外。
如此,足矣。
打破平衡的人除了他們自己,旁人又有什麼資格?
很快八個人全都說完了,鎮王的視線落在了姬郢身上:「你年紀大些,你來說。」
姬郢點點頭,往前一步,朗朗上口:「天下以民為先,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君王日坐金鑾殿,目光所及也不過是京城腳下,地方富庶之處的百姓豐衣足食,若遇天災人禍,全憑君王一人也無力改變,隻有百姓互相扶持,方能安然度過。」
話音落,不少人朝著姬郢看去,紛紛露出了贊同的目光:「小王爺小小年紀已經有如此見解,實在不易。」
姬郢打臉了方公子,讓方公子臉色越來越難看。
鎮王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笑容,緊接著視線又落在了朝曦身上,朝曦一本正經的往前,挺起胸膛:「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窮,則難治也,鑒前古之興亡,明當時以成敗!」
語畢,朝曦看向了方公子:「歷朝歷代的治國之道功勛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武將上戰場,拚命廝殺守寸土,文官安撫後盾,同樣缺一不可。」
再次被人打臉,方公子支支吾吾話都快說不全了,羞愧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才好。
十個考生中,唯有朝曦將文臣武將一併說進去了,令不少人感動不已,安邦定國,他們也有功績。
十一位考官紛紛在筆下記錄自己的見解。
轉眼間已是午時
東宮
錦初坐在屋子裡,手裡捏著一本書伸長了脖子看向窗外,說不緊張是假的,紅梔安慰道:「小殿下聰明過人,年紀又小,隻是去見見科舉世面,就算是答不上來,百官也不會多說什麼的,太子妃您別擔心。」
樂晏揚起下巴,眼睛裡滿是驕傲:「父王沒日沒夜教導兄長,兄長又怎麼會被幾個酒囊飯袋給比下去?」
「酒囊飯袋?」錦初還是第一次從樂晏嘴裡聽到這個詞,不禁有些好奇:「這是誰告訴你的?」
樂晏眨眨眼,乖巧地說:「是父王,昨兒父王給兄長說起了京城近況,還有那幾個學子,還未入朝為官就開始中飽私囊,日日就知吃喝玩樂,不是酒囊飯袋是什麼?」
看著樂晏嬌俏天真的模樣,錦初忍不住笑了,伸出手摸了摸樂晏烏黑的髮鬢:「父王說的一定有道理。」
「那是。」樂晏驕傲地晃了晃小腦袋。
閑聊之時,外頭傳展夫人和展萬淩入宮來探望她,錦初聞言欣喜不已,連忙叫人將其引進來。
片刻後兩人進門,俯身行禮卻被錦初攔住了:「兩位不必多禮,快坐吧。」
轉頭吩咐了紅梔去準備兩人最愛吃的茶和點心。
展夫人笑:「臣婦知太子妃今日必定坐卧不安,閑來無事,不如一同來作伴。」
錦初笑笑,看了眼展夫人臉色,知曉對方可能是有話要說,便對著紅梔開口帶走了樂晏。
有些陰暗的事,她不想樂晏參與進來,等過幾年大一些,再說也不遲。
果不其然,樂晏一走,展夫人便忍不住開口:「鎮王妃的人去過揚州。」
「揚州?」
「殿下將宸哥兒送去了揚州一戶書香世家。」
這事兒錦初還真沒有過問,宸哥兒本就不是姬承庭的孩子,又是林太後親自教導,留在宮裡隻會長歪,而且還要佔著朝曦長子位置,所以一年前大局穩定之後,姬承庭派人將其送走,她並未過問。
沒想到時隔一年,居然是被送去了揚州,還被鎮王妃給盯上了。
「郢王是鎮王妃最小的兒子,鎮王妃三子兩女,長女這兩年在封地也不算安分,次女雲和郡主年前來了京城,私底下和不少夫人走得頗近,今日殿選地方,章兩位學子就是雲和郡主舉薦,早在一年前就被接入郡主府,請來數十個師傅日日教導,才能突出重圍。」
展夫人嘆了口氣:「鎮王有沒有參與其中,目前還不得可知。」
這些本隱藏得極好,都是方公子怡紅院找姑娘時,喝醉了酒套出的話,展夫人順藤摸瓜派人去查。
一查一個準。
「夫妻一體,有沒有參與進來已經不重要了。」錦初語氣凝重,從鎮王妃買通太監在東宮下手時,她就動了殺氣。
隻是她現在還不能直接對鎮王府動手,逼急了鎮王府,鎮王手裡的兵權鬧起來,得不償失。
「這幾日柳老夫人日日都去展家,我就是想閉門不見都難。」展夫人又換了個話題,嘴角勾起冷笑:「予哥兒的生辰八字都被她給弄到手了,說什麼六姑娘是金玉良緣,天作之合。」
這麼厚臉皮的話展夫人聽著都覺得臊得慌,礙於展萬淩就在跟前,要不然,展夫人就要破口大罵了。
「那夫人的意思是?」錦初疑惑。
展夫人搖頭:「予哥兒有分寸,我也不會讓這樣的姑娘進門禍害了予哥兒。」
殿選的事,展夫人一個字都沒有過問。
反而選了兩戶人家:「刑姑娘今年十六,冉姑娘十五,都是嬌花一樣的年紀,我派人打聽過,家世樣貌都是沒得挑。」
這才是展夫人今日入宮最終目的,展範予要得姬承庭重用,刑家和冉家就必須過了姬承庭這一關。
隻有如此,她才放心去說親。
錦初沉吟片刻;「那展公子可有什麼想法?」
「都未曾見過,等今日之後再告訴也不遲。」展夫人笑,展家就這麼一個出頭的,她這個做姑母的自然要慎重再慎重。
至於柳家,單純就是她故意膈應對方的。
「去年我見過一次冉姑娘,落落大方,很有將門虎女之風姿。」錦初也不藏著掖著,表示看好了冉姑娘。
展夫人眼眸亮了:「巧了,我也覺得冉姑娘是京城中無數不多的英姿颯爽。」
錦初鬆了口,展夫人心裡就有數了,幾人邊聊邊等待,就等著殿試那邊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