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不給機會
沈家老族長被京兆尹噎的半天都喘不過氣來,目光直勾勾瞪著,身後沈家其他晚輩趕緊拽了拽老族長的衣袖:「沈家認罪了,那咱們怎麼辦?」
半天的功夫沈家,曾經的皇親國戚全都被下大獄,無一例外,由京兆尹帶頭抄家。
沈夫人一口咬定這事兒就是沈家出謀劃策,欲要挑起兩國之爭,就連毒藥也是沈家給的。
將沈家的罪名牢牢錘下。
南和使臣仍要入宮拜見:「南和千裡迢迢來看望南牧皇後娘娘,特意準備了稀世珍寶。」
人來了,總不能拒之門外,失了禮儀被人議論。
尤其此次來的使臣還是南和長公主,除了要替南和討個公道,還要來拜見樂晏。
黎夫人道:「長公主一路辛苦了,不如先找個驛站歇息,等明兒再入宮拜見也不遲。」
南和長公主彎了彎唇:「何必這麼麻煩,本宮從前也來過南牧皇宮,住過朝霞殿,也方便。」
朝霞殿離鳳棲宮並不遠,聽著南和長公主的請求,黎夫人眉心緊擰,明眼人都能開出來皇後娘娘身懷六甲,極不方便。
而且誰也不知這位南和長公主究竟是抱著什麼目的而來。
「怎麼?不歡迎本宮?」南和長公主挑眉:「南和之前跟南牧關係極好,兩國交界也有不少生意來往,偌大的南牧皇宮還沒有本宮的落腳之地?莫不是,南牧無意跟南和交好,還是看不上本宮的誠意?」
對方接連質問。
黎夫人有些應付不來,悻悻搖頭,氣勢不自覺地在長公主面前矮了三分,隻能讓人入宮稟報。
「來者是客,本宮覺得皇後娘娘應當沒有這麼小氣。」
「南牧怎會容不下求和的使臣,長公主一定是誤會了。」
南和長公主身後的兩個丫鬟一唱一和地說。
……
「執意要見本宮?」樂晏正在看賬,乍一聽這話眉心擰緊了,收起賬本,不急不慌的捧著一旁的水潤潤喉。
沈雲陽的命格被破,死在了路上。
南和卻還能來求和?
這事兒怎麼看都透著古怪,她不禁想起了德善老禿驢的龍脈陣,嘴角勾起,吩咐道:「紅梔姑姑,這位長公主是什麼背景?」
「端淑長公主是南和皇帝的姐姐,一母同胞,年輕時嫁過人,接連死了兩個駙馬後,就一直未曾嫁人,住在南和城公主府,膝下無兒無女。」紅梔隻知道這些。
樂晏抿了抿唇:「那兩個駙馬是怎麼死的?」
「據說都是得了病,不治而亡。」
「這倒奇怪了,南和可是疆族老巢,德善那個老禿驢不僅會觀測天命,還有一手極好的醫術,怎會看著兩任駙馬都死了?」
樂晏眯眼,擡起手摸了摸腹部:「質疑要見本宮,誰知道存了什麼歪心思。」
「可娘娘若是不露臉,會不會惹來非議?」紅梔問。
樂晏搖頭,朝著紅梔招手,低語幾句,紅梔點點頭應了,起身就去安排。
約莫一個時辰後,召見了端淑長公主入宮覲見,不過在此之前,紅梔親自在門口搜查,隻準長公主帶兩個丫鬟貼身伺候,並安排了驛站讓長公主歇歇腳。
端淑長公主臉色驟然沉了。
「長公主遠道而來,即是客,我家皇後娘娘懷有身孕,多有不便,特令百官招待長公主。」紅梔不卑不亢,說得有理有據:「長公主總不能專程是來折騰一個身子不便的人吧?」
「你!」
紅梔朝著黎夫人屈膝:「皇後娘娘有令,即日起夫人要寸步不離地跟著長公主身邊陪同,務必要讓長公主在南牧這兩日心情愉悅。」
黎夫人點頭。
「本宮何時說過要走了?」端淑長公主嘴角扯出一個牽強笑容:「本宮閑來無事……」
「長公主畢竟是南和公主,南和跟北梁又在打仗,咱們南牧跟北梁是同盟,留著長公主多有不便,若不是長公主是送七公主棺槨而來,未必能踏進南牧的地盤。」
紅梔見她裝傻充愣,乾脆直接挑破關係,也讓百姓都知道,皇後娘娘不待見端淑長公主的原因。
端淑長公主也沒想到她會這麼直白。
「姑姑若是不提,我險些都忘了這事兒,難怪長公主執意要入宮,原是存了不該有的心思,離間南牧跟北梁呢。」
梁夫人撇撇嘴,對端淑長公主多了幾分輕視。
在宮門口爭執了半個時辰,愣是就沒讓端淑長公主踏入宮門口,幾個官員你一句我一句地攔著。
「皇後娘娘身子不便,端淑長公主偏要進去打攪,是何道理?該不會是沖著皇後娘娘來的吧?」
「我瞧著就有些居心不良。」
「長公主,來此究竟為何?」
文臣攔在宮門口質問,幾乎讓端淑長公主下不來台,他們南牧好不容易才有了皇嗣。
又是關鍵時候,誰知道眼前這位長公主按了什麼心思。
放著好好的驛站不住,偏要入宮。
怎麼叫人不心生警惕?
眾人七嘴八舌,端淑長公主根本就不是對手,很快就敗下陣來,退而求其次表示可以住在驛站;「是本宮考慮不周。」
紅梔這才撥開人群同意了端淑長公主遠遠的拜見皇後:「長公主如此誠心,這就入宮吧。」
這話無疑是一巴掌打在了端淑長公主臉上,將對方的臉面狠狠踩在腳下。
果不其然
端淑長公主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現在是騎虎難下,入宮也不是,不見更不是。
僵持片刻後,端淑長公主還是妥協了。
於是乎百官陪同長公主一同入宮,身邊還有黎夫人寸步不離地跟著,端淑長公主既震驚又詫異。
「隻不過是懷了身子而已,又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用得著這麼大張旗鼓?」
「奴婢看分明就是故意刁難咱們。」
兩個丫鬟小聲嘀咕。
這話被一旁的黎夫人聽見了,立馬譏諷道:「你們是不請自來,南牧大度,沒將你們掃地出門就已經很給面子了,還好意思挑挑揀揀?」
丫鬟聞言臉漲紅,羞愧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才好,端淑長公主有心想要反駁幾句,話到了嘴邊愣是給憋了回去。
隻當做沒聽見。
浩浩蕩蕩的隊伍抵達了鳳棲宮,樂晏臉上戴著面紗,慵懶地坐在椅子上,長眉挑起看向了眾人。
「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眾人叩拜,身子都矮了半截。
立馬就顯得端淑長公主有些突兀,她嘴角扯了個勉強笑容:「南和長公主見過皇後娘娘。」
樂晏隔空擡手。
「謝皇後娘娘。」
一群人在場,端淑長公主根本就沒有機會靠近,一舉一動都在眼皮底下,她心裡不禁憋著口窩囊氣,暗嘆皇後太過謹慎。
「我家長公主精通岐黃之術……」
「本宮聽說長公主兩位駙馬都是病故的,長公主節哀。」樂晏忽然開口打斷了丫鬟的話:「長公主年紀輕輕就守寡,著實辛苦。」
端淑長公主錯愕,未曾想過樂晏會這麼直白地說起她的過往,恍了一會兒才要開口,又聽樂晏說:「可惜了,若是在南牧的話,人才濟濟,尤其是醫術,說不定還有解救。」
莫說丫鬟反應不過來,就連端淑長公主自個兒也是堵得說不出話來。
自己的丈夫都治不好,還能給皇後看病?
「那怎麼能一樣?」丫鬟不服氣。
紅梔冷笑:「駙馬才死了五六年,長公主就精通岐黃之術?咱們南牧,莫說太醫醫術高明,就連奴婢也精通。」
端淑長公主看著眾人防備,根本不給機會靠近,說什麼錯什麼,她深吸口氣,知道這一趟來得並不是時候。
便朝著丫鬟使了個眼色,不再多辯駁,客套幾句後,便辭行了。
不一會兒鳳棲宮滿院子裡的人都退下了。
紅梔湊上前:「這位長公主八成也是被迫來的。」
樂晏揉了揉眉心,對端淑長公主沒什麼好感,但,就這麼輕而易舉的離開了?
她保持疑惑。
「皇後娘娘,黎夫人求見。」宮女道。
樂晏揚眉:「傳!」
片刻後黎夫人匆匆趕來,屈膝行禮:「回娘娘,清泉大師身邊多了幾分可疑之人,臣婦懇請娘娘示下。」
清泉大師和老禿驢是同門師兄,沈雲陽的命格被看穿,讓南和費盡周折竹籃打水。
如今潛入南牧,樂晏也猜到了些許。
倏然天空不作美,一道悶雷劈下,頃刻間大雨瓢潑,廊下宮人慌忙將院子裡的花盆給搬到屋檐下。
樂晏瞧著這一幕,問:「是不是雷雨季節到了?」
突如其來的一句話讓黎夫人有些摸不著頭腦,順勢看向外頭,點點頭,樂晏又道:「本宮腹中孩子還有不足三月就要瓜熟蒂落,決不能出什麼差錯,南和一步步試探,本宮不得不謹防。」
黎夫人聽這話立馬警覺:「娘娘您是何意?」
「本宮雖不知端淑長公主來南牧究竟有什麼目的,但南和,是南牧的敵人,有些事也隻能是南和背鍋了。」
她低語吩咐幾句,黎夫人詫異之餘很快應了:「娘娘放心,臣婦這就去辦。」
臨走前紅梔遞來油紙傘。
黎夫人接過,顧不得雨勢沖入雨中,漸行漸遠。
樂晏微不可見的嘆氣,看了眼時辰:「紅梔姑姑,天色漸早,去看看沈夫人。」
「是。」
陰暗潮濕的牢房內,牢房裡怨聲載道,沈太妃倚在牆壁後頭,目光獃滯,這些日子,罵也罵夠了。
全都是徒勞無功。
沈家一族,無一例外全都入獄。
沈太妃突然咬牙切齒:「沈氏怎敢認罪!」
其餘人對沈夫人也是恨得不行,若不是沈夫人認罪,他們也不會遭受無妄之災。
一牆之隔的沈夫人住在單獨的牢房內,日日聽著叫罵,起初還有些忐忑,心在已經麻木了。
獄卒打開了鐵鏈,將沈夫人牽走:「有人要見你。」
沈夫人心中忐忑直到來到了審訊室內,看見了穿著黑色鬥篷的樂晏,她驚愕:「皇,皇後娘娘?」
樂晏兩眼眯起;「本宮想知道齊家當年為何離開了大慶,全家去了南和?」
據她所查,南和境界內根本就沒有齊家可以倚靠的人,全家放棄了榮華富貴去了南和。
有些奇怪。
沈夫人搖頭;「臣婦不知。」
外頭電閃雷鳴,樂晏還能親自來牢獄內看她,沈夫人情緒有些激動;「臣婦已經按照娘娘所說,認罪畫押,娘娘可要遵守承諾,絕不牽連臣婦兩個兒子。」
樂晏點頭:「放心,本宮會信守承諾的,今日本宮來,是特許給你一個活命的機會。」
沈夫人眼皮跳了跳,在心裡早就對這位漂亮皇後多了警惕,忐忑看她:「皇後娘娘想臣婦如何?」
「齊家。」不輕不重的兩個字砸在了沈夫人的心口上。
直到人走了許久才回過神,沈夫人擰緊了眉,實在不明白皇後的用意,但皇後既提了。
沈夫人身在牢籠根本沒有其他選擇,隻能硬著頭皮繼續跟上這條船,求個活命的機會。
次日
早朝上京兆尹突然提出沈家問罪時,沈夫人招出謀害沈雲陽還有一個幕後主使者。
齊家!
「齊家為何要這麼做?」有大臣不解:「和親難道不是齊家提出來的,七公主可是齊家的外孫女,齊貴妃留在這個世上唯一的女兒。」
「人為了榮華富貴沒什麼事是做不出來的。」
「既要和親,為何又要殺了七公主,這不是互相矛盾嗎?」
諸位大臣不相信,認定是沈夫人的攀咬。
這事兒鬧到了鳳棲宮,樂晏為撫平爭吵,打著有案必審的念頭,當場審問了沈夫人。
沈夫人身上穿著件血衣,她哭著說:「皇後娘娘明鑒,臣婦是被逼無奈才不許沈雲陽和親的,齊家根本不安好心。」
說得有模有樣,令不少人動容。
樂晏耐著性子聽。
沈夫人早就沒了往日的傲氣,整個人變得惶恐不安,瑟瑟發抖:「沈家跟齊家關係極好,臣婦……臣婦偶然間聽齊夫人曾說過,齊家公子學過茅山之術,也有觀天象的本事,早就算出大慶命數將近,勸說了齊家放棄前程富貴去了
南和,那日齊夫人也勸過沈家一同前往。」
「齊夫人說,南和國師是天人下凡,可汲取各國運勢,到處觀天象,看命數,凡是命格特殊的人,就會被抓走,壞了命格,七公主沈雲陽便是如此命格,七公主根本就不是去和親,是要被打生樁祭南和龍脈,得以延續南和國運。」
南和龍脈四個字一說出,不少人面色有些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