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擁擠的幽州,種植香料!
又過了幾日,在柳林的全力支持與組織下,大片的棚戶區如雨後春筍般在幽州城外拔地而起。
這些棚戶區雖然簡易,卻為那些遠道而來的流民提供了一個遮風擋雨的栖息之所。棚戶區的四周,是廣袤無垠的土地,如今已被規劃成了一片片農田。
微風吹過,田地裡的泥土散發着清新的氣息,仿佛在訴說着對未來豐收的期待。
并州來的農民們手裡拿着精良的鐵制農具,在自家的田間地頭反複的耕種,恨不得把每個土塊都捏碎了,這幾天天氣灰蒙蒙的,百姓們都想着如果再下一場秋雨,讓這地濕潤濕潤,那可就是天大的好事兒了……
而此時此刻,柳林站在高處,俯瞰着這片忙碌而充滿生機的景象。
他的眼神中雖有欣慰,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深思與謀劃。
在他心中,眼前百姓們能夠安居、能夠種田,僅僅隻是人口運用的最基礎層面。對于這片土地的未來,他有着更為宏大而深遠的構想。
此時,遠方的天際被夕陽染成了橙紅色,絢爛的晚霞如同一幅巨大的畫卷鋪展開來。
然而,柳林的目光并未被這美景所吸引,他的思緒飄向了遠方那依舊對峙的戰場。
妖族和蠻族的聯軍與琅琊王氏的軍隊,此刻正僵持不下,暫時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沖突。
柳林心中明白,這其中的關鍵因素便是那如烏雲般籠罩在衆人心頭的英靈骸骨軍團。
這個充滿變數的強大存在,就像一顆随時可能引爆的炸彈,讓各方勢力都不敢輕舉妄動。
隻有當這個不确定因素被消除之後,妖族、蠻族以及琅琊王氏之間,才會毫無顧忌地展開一場生死較量。
而他當初允許劉凡動用英靈骸骨軍團,目的正是為了給自己争取到寶貴的時間。
在這段珍貴的時間裡,大量的百姓通過傳送陣源源不斷地抵達幽州,還有許多百姓在艱難的逃荒路上,曆經千辛萬苦,最終也來到了自己的幽州,雖然在路途之中有所折損,但肯定是比正常條件下要少死了不少。
也就因為這種事情,幽州的人口數量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而這與英靈骸骨軍團所争取到的時間緊密相關。
倘若沒有這段緩沖期,大戰突然爆發,百姓們必定會被困在戰火之中,根本來不及逃生。
柳林深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他果斷地開始整軍備戰,同時在民間各處張貼告示。
這一天,陽光明媚,集市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一張嶄新的告示剛一貼出,便吸引了衆多百姓的圍觀。
人群中,一位識字的老者站在告示前,逐字逐句地念了起來:
幽州諸民:
近來幽州生機勃發,人丁漸旺,荒田複墾,此皆爾等同心戮力之績。吾甚感欣慰,亦深知爾等祈望安穩富庶之心切。值此關頭,吾有肺腑之言,欲與諸君相商。
民以食為天,糧乃生存之基,關乎溫飽,系于安危。是以,諸君仍應以主耕地植糧。此舉既能确保阖家之食,使吾等于此土安然度日,更為幽州之穩固發展奠定根基。唯糧足,方可無懼風雨,從容應諸般挑戰。
同時,吾勸諸君于餘閑之地種香料。或有人對香料陌生,且心存疑慮。然諸君勿憂,但凡所種香料,吾必全收。吾在此立誓,斷不使諸君心血付諸東流,亦不令諸君為銷路煩憂。此香料非尋常之物,其蘊含巨利,必能使諸君獲豐厚之酬。
為助諸君善植香料,吾已遣熟谙技藝之差官分赴各地。彼等身懷專業之術,将傾囊相授,自播種之時、土壤之護,至病蟲害之防,諸般關鍵環節,皆會悉心指導。諸君若能悉心學習,與差官通力協作,必獲佳績。
對于用心植香料且成效卓異者,吾定厚賞。此乃對諸君辛勤之認可,亦為激勵更多人踴躍嘗試,共覓增收緻富之道。然吾亦明言,植香料一事,悉聽尊便。若有民因諸般緣故不願種,吾絕不強逼。每一人之抉擇,皆會得到敬重,唯願諸君皆能過上富庶安穩之生活。
吾志在為幽州百姓謀福祉,望與諸君攜手并肩,使幽州愈發昌盛。亦望諸君相互轉告,共為美好未來奮進。
念到此處,人群中頓時炸開了鍋。
“這可不太合适吧,少種糧食,萬一咱們不夠吃可咋整?”一位中年漢子皺着眉頭,滿臉擔憂地說道。
“是啊,雖說柳刺史一直是個好官,可這命令,咱實在是有些摸不着頭腦。”旁邊一位婦人附和道。
就在衆人議論紛紛、猶豫不決之時,柳林派來的差官站了出來。
他身着官府服飾,神色鎮定,舉手投足間透着一股自信。
“鄉親們,大家先别着急,聽我給大家細細解釋。”
差官的聲音洪亮而清晰,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咱們柳刺史一心為了百姓着想。這香料,看似不如糧食重要,可它的價值,卻遠超糧食。”
差官耐心地解釋道,
“如今,咱們幽州周邊局勢緊張,糧食雖然能填飽肚子,但想要在這亂世中立足,僅僅吃飽是不夠的。種植香料,不僅能讓咱們的日子過得更好,還能為咱們幽州積攢财富,壯大實力。”
“而且柳大人也沒說不讓你們種糧食,隻是留出二畝地而已,實在不行咱大夥就多開墾一些,咱幽州可不缺土地啊……”
一位年輕的後生撓了撓頭,問道:“官爺,您說這香料值錢,可咱們從來沒種過,萬一種不好,那可咋辦?”
差官微笑着說道:
“這個大家完全不用擔心。柳刺史早已料到這一點,特意派我們來教大家種植的方法。隻要大家按照我們教的去做,保證能種出好香料。”
說着,差官從身後拿出一些香料的種子,展示給大家看:
“這就是香料的種子。大家看,它們雖然個頭不大,但蘊含着巨大的财富。而且,柳刺史承諾,即便收成不好,也會以相對合理的價格收購,絕不會讓大家吃虧。”
這時,一位老者站了出來,他目光堅定地說道:
“我信柳刺史。這些日子,要不是柳刺史,咱們這些流民早就餓死在街頭了。他既然讓咱們種,那肯定有他的道理。我決定了,明年開春,大半種糧食,小半種香料!”
老者的話,如同在人群中投入了一顆定心丸。衆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我也種!”
“算我一個!”
看到百姓們的态度轉變,差官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好,既然大家都願意種,那咱們現在就開始學習種植的方法。”
于是,在集市的一片空地上,差官開始詳細地為百姓們講解香料的種植技巧。
他一邊講解,一邊親自示範,從土地的翻耕、施肥,到種子的播種深度、間距,再到後期的澆水、防蟲,每一個步驟都講解得十分細緻。百姓們圍在周圍,聽得聚精會神,不時地提出問題,差官都一一耐心解答。
在講解的過程中,差官還不時地提到柳林的規劃和期望。
“大家想想,等咱們種出了香料,不僅能改善自己的生活,還能讓咱們幽州變得更加富裕強大。到時候,咱們就再也不用擔心外敵的入侵,能過上安穩太平的日子。這可都是柳刺史為咱們謀劃的未來啊。”
百姓們聽着差官的話,心中對柳林的感激與信任愈發深厚。
他們深知,在這個亂世之中,能遇到這樣一位心系百姓的好官,是他們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天色漸暗,夕陽的餘晖灑在衆人身上,勾勒出一幅和諧而美好的畫面。
經過一天的學習,百姓們對香料種植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們帶着滿滿的信心和對未來的憧憬,紛紛散去,準備回去為明年的種植做準備。
柳林站在遠處,靜靜地看着這一切。他的心中充滿了感慨。
百姓們的信任,是他前進的最大動力。他深知,這條路還很長,充滿了挑戰,但隻要有百姓的支持,他就有信心帶領幽州走向繁榮昌盛。
夜幕降臨,幽州城漸漸安靜下來。但在這片土地上,新的希望正在悄然孕育。
在未來的日子裡,這些香料将如同星星之火,在幽州的大地上燃起一股新的發展浪潮。
這全天下的财富,也會向柳林這裡聚攏!
可就在這個時候,劉武忽然出現在柳林身旁,隻見他壓低了聲音,開口說道,“主公,并州那裡有動向!”
柳林臉色一變,“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