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盔甲和軟肋
臨夏大白日,走正門進來,德妃微微意外。
她一向是不怕臨夏擾她寧靜的。
貴妃也好,靜妃也好,皇後也好,她誰都不曾怕過。
她怕的隻是,臨夏被這些人纏上。
於是道:「怎這會兒來了?」
「想來就來了,以後,我天天來。」
「你天天來,隻怕是皇後要頭疼了。」
臨夏笑道:「她還能不知道咱兩關係好,省經閣那次,娘娘可是帶頭給我求情的,她又不是傻子。昨天我爹和我哥進宮,娘娘還在長樂宮待了一下午呢,咱兩這關係,隻差沒搖旗公開了。——嘖,我怎麼覺得,說的好像咱兩是情人似的。」
德妃掩唇輕笑:「還真像那麼回事,你不怕皇後找你麻煩,本宮更是不怕了,坐下,手好些了嗎?」
「沒事兒,皮外傷。」臨夏沒告訴德妃,皇後不會找我們麻煩,德妃是個頂頂聰明的人,肯定會嗅出貓膩來,她想出宮這事兒,可不能叫德妃知道,不然告訴了她哥,再告訴她爹,這宮就別想出了。
縱然她說的一臉輕鬆,德妃還是不放心:「本宮看看。」
臨夏撈起了袖子:「包著了,也看不著,真沒事兒。」
「你啊,怎捨得對自己下這麼狠的手。」
啊,看來苦肉計,讓德妃看穿了。
臨夏無所謂道:「一點皮外傷,給靜妃上了一課,值得。」
「總算皇上,是在意你的,縱然要權衡前朝後宮,扶持鍾家和靜妃,這靜妃得罪到你頭上,也是找死。」
臨夏輕笑:「是啊,靜妃這一處置,他得頭疼一陣,魏家坐的更大了,後宮之中,皇後也成了一枝獨大。」
德妃點頭:「靜妃不知惜福,連帶著拖累母家,一朝繁華,如那煙火,轉瞬即逝。呵呵,苦了皇上,苦心經營的局面,全盤推翻,又的重來。——你說,下一個會是誰?」
「娘娘說呢?」
德妃看著臨夏,笑道:「不能是你便是了。」
對此,臨夏倒是認同:「我這種,鬥志平平,一身懶散,他要扶持我牽制皇後,我估計我多半時間都在長樂宮睡大覺。」
德妃又是忍俊不禁:「你這人,皇上不會選你,可不是因為你懶散無鬥志,無非是喜歡你,不願意你捲入這泥淖漩渦之中罷了,不然,以你父兄現在的地位,加上皇上盛寵你,你就算每天睡大覺,也足夠叫皇後,危機重重了。」
說到她父兄,臨夏眨巴了下眼睛,幾分八卦頑皮:「上次沒來得及,今兒跟我說說唄,皇上怎麼就答應把你賜給我哥了,你提的,我哥提的,勇氣可嘉啊。」
德妃俏臉一紅:「你哥去皇上那求來的。」
「我哥太剛了,不愧是我哥,敢跟皇帝討女人,這脖子得有多硬啊,我決定了,從今天起,他就是我偶像了。」
「偶像是什麼?」
「就崇拜的人。」
德妃似自己得了誇獎似的,笑的少女嬌羞:「本宮也沒想到,他會去求皇上。更沒想到,皇上會答應。」
獨孤煜會答應,還不簡單。
藍照國本來就有將妃子賜下的傳統,而他本身又是個無能力者,這後宮妃子留著也是擺看,能夠用來激勵臣下為自己賣命,何樂不為。
臨夏可沒忘記,獨孤煜答應把德妃賜給臨獻,那是有前提的。
入夏之前,必須把突厥滅了。
這條件,那可是相當苛刻了。
有德妃這誘人的犒賞在,不怕臨獻不拚命。
說的稍微那麼不好聽點,德妃在獨孤煜這,是個擺設。
放到臨獻那,就成了一大桶能助獨孤煜收了突厥的雞血了。
這雞血,免費的,還源源不斷,獨孤煜不答應,才顯得蠢呢。
不過,還是要說,主動向皇上討女人,臨獻就是個勇士。
臨夏替德妃和臨獻高興。
看德妃,眼角眉梢,除了赧色之外,倒是有些微沉之。
臨夏握住了她的手:「娘娘是不是怕我哥完不成皇上的條件。」
德妃搖頭:「本宮隻怕他,為了完成這條件,太拼了,你知道,他封了先鋒將軍,本來,皇上賜的是左翼將軍,先鋒將軍是他自請的。」
聽名字就知道,先鋒將軍是幹嘛。
臨夏卻渾然沒有這份擔心:「你是他的盔甲和長劍,讓他奮勇直前,廝殺搏鬥。你也是他的軟肋和牽挂,他會知道保護好自己的。而且我哥是誰?我爹的兒子,臨獻啊,那一身武藝,都是我爹傳的,我爹廝殺戰場多年,大傷小傷不斷,不也活著,我哥哪能這麼容易……反正,我哥會回來娶你的。」
死字,頗敏感,臨夏略過了,也覺得這個字,不能跟臨獻沾邊兒。
德妃心境豁然:「你和你哥真不愧是親兄妹,便是你失了記憶,你們說的話,卻都一樣。他也差不多,是如此安慰本宮的。」
臨夏倒是沒想到,她和臨獻有這般的心有靈犀。
想了想,道:「骨子裡留著一樣的血,血脈相連無非如此,娘娘和你弟弟,應該也有這樣的默契。」
「偶爾會有,我兩在一處生活的時間,其實不久,這些年,也隻是書信來往,我父母已去,隻剩這一個弟弟,卻跟你一樣,性子散漫,不愛受那拘束,入仕為官他不願意,終年四處遊歷,呵,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收收性,等我真出宮了,得管管他,至少說個媳婦兒,不能叫我沈家,絕了後了。」
關於德妃的母家,臨夏沒有刻意去打聽過什麼,不過聽德妃也會說起,她父親本在文淵閣當差,和當年還隻是個小將的臨夏父親有幾分私交。
此後,因為抱病,將德妃託付在臨家生活過一陣,那時候臨夏還牙牙學語,是個小嬰孩,臨獻七歲,則是懵懵懂懂,對女孩子有些好感的年紀了。
她在臨家並沒有生活太久,被接回去後,兩家頭幾年還有些往來,後來沈大人身體越發不濟,就甚少出門,為怕沈家地位沒落,是以一心想將德妃許個高門子弟。
可憐當時的臨啟芳,還沒做到今時今日大將軍大元帥的地位,「攀」不上沈大人高門子弟的門檻,不過當時臨啟芳也不知道已經長成小夥兒的臨獻,心悅當年來家裡暫居的沈家姑娘,所以兩邊大人,都沒有想著往結親家的方向發展。